臺積電「四大議題」全球矚目 大摩 TMT 論壇釋疑

臺積電(2330)事件近期沸沸揚揚。摩根士丹利(大摩)證券出具最新報告聚焦「四大議題」。記者劉學聖/攝影

臺積電(2330)事件近期沸沸揚揚。摩根士丹利(大摩)證券出具最新報告聚焦「四大議題」,包括臺積電在美國追加10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對利潤影響、與英特爾合資企業、AI後市需求等,緩解市場擔憂。同時重申「優於大盤」評級、維持目標價1,388元。

大摩近期於美國舉行2025年TMT會議,並與臺積電財務長黃仁昭進行議題討論,主要聚焦於臺積電在美國加碼10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潛在利潤與晶圓價格影響、與英特爾的合資企業、AI需求依然強勁等「四大議題」全球受矚。

大摩半導體產業分析師詹家鴻表示,臺積電計劃在美國追加10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主要用於第四至第六階段的擴張。其中,黃仁昭強調,臺積電的投資始終以客戶需求爲導向。

目前臺積電在美國的第一階段4奈米晶圓廠已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並正在考慮提前推進亞利桑那州第二和第三階段的計劃(初始資本支出爲650億美元,總計劃爲1650億美元)。隨着客戶的支持,美國晶圓廠的規模將在未來幾年逐步擴大。

潛在利潤影響上,未來五年內,臺積電海外晶圓廠(包括美國的擴張計劃)將稀釋其利潤率2-3%。由於客戶要求全球製造的靈活性,臺積電需要美國客戶分擔生產成本。

儘管美國晶圓廠的生產成本較高(例如:勞動力成本較高、生態系統尚未成熟),但隨着規模擴大和生態系統改善,有望逐步好轉。整體上,臺積電目標是降低美國生產成本,並實現長期毛利率53%及以上的目標。

另外,詹家鴻表示,臺積電已排除收購英特爾晶圓廠或資產的可能性,但並未排除其他對股東有意義的合作方案。黃仁昭則指出,無論臺積電選擇何種合作模式,美國晶圓廠的運營將消耗大量的管理和人力資源。

事實上,臺積電在2024年第4季獲得了15億美元的晶片法案補貼,未來是否獲得更多補貼將取決於美國政府的政策。然而,臺積電海外投資需經政府批准。詹家鴻預期,該計劃有望將順利獲得覈准;臺積電仍將持續深耕臺灣,整體產能規劃不變,但美國產能佔比可能持續提升。

長期而言,若美國計劃中的六座晶圓廠全面建成,相關產能將佔全球 N2 或更先進製程約20-30%。

展望後市,AI相關需求依然強勁,臺積電預計2025年其CoWoS產能將再次翻倍,尤其雲端AI半導體將成爲未來五年營收成長的關鍵動能,預計年複合增長率(CAGR)接近中段40%。因此大摩重申「優於大盤」評級、維持目標價1,3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