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千億加碼鞏固全球地位 林濁水:美積電疑論被碾壓成了雞毛蒜皮

▲前立委林濁水。(資料照/記者屠惠剛攝)

實習記者石嘉豪/臺北報導

日前臺積電宣佈加碼赴美投資1000億美元,前立委林濁水今(8日)表示,該決策的關鍵在於AI對晶片產生爆炸性的需求,而臺積電純代工的模式,也已讓產業夥伴們,產生無可取代的信賴,加上當前全球科技產業鏈的戰略格局等因素所致,臺灣因此更鞏固了全球產業鏈與地緣政治的地位,他認爲,董事長魏哲家那天的說明,已將川普施壓和美積電的爭議全碾壓成雞毛蒜皮。

林濁水提到,臺積電增加對美投資1000億美元,董事長魏哲家日前說明,系因臺積電產能已滿,且對美投資,完全不會排擠到對臺投資的既定資金和既定進程,對美投資是臺積電業擴大行銷全球的需要,有利於市場和技術的掌握。

至於,美國有沒有施壓?林濁水點出,魏哲家提都不提,賴清德也強調臺積電不可能成爲美積電,美方也沒有向我政府施壓。

不過,林濁水指出,藍營堅認該決策是美國施壓的結果,對臺灣不利,批賴清德沒有抗壓力,此外,過去張忠謀也曾對赴美投資提出疑義,所以,難道說問題其實不只是藍綠對陣,而是臺積電本身也有路線問題?

林濁水透露,臺積電赴美投資的立場轉圜關鍵,是AI的突破,對晶片產生不可思議的爆炸性需求,又臺積電的技術相對於英業達與三星,有超前的領先,所以新增的需求只有臺積電吃得下。

林濁水進一步說明,張忠謀建立的臺積電純代工生產模式,已讓產業夥伴們,有無可取代的信賴,「在全球科技產業鏈重構的戰略格局下,美方掌握了臺積電上游設備、軟硬體設備,美國又可提供臺積電擅長的製程技術外的更基礎的科技人才」。

然而,林濁水認爲,無論如何,川普確實說出,臺灣搶了美國晶片,也直言,不投資美國就課100%關稅,話說那麼大聲,臺灣政府說沒有壓力實在很怪,但,因緣際會,任何人都料想不到各種政、經、科技合力衝擊,爆炸出新的產業格局。

林濁水錶示,在這個格局下,魏哲家說明的說服力,不只已經把所謂川普施壓和美積電的爭議全碾壓成雞毛蒜皮,而且臺灣反而因爲臺積電的對美投資,鞏固了在全球產業鏈和地緣政治的地位,既然如此,在魏哲家不提美國壓力時,民進黨實在不必「補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