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簽署合作 覆育串聯大肚臺地生態廊道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攜手各方協力串聯大肚臺地至筏子溪間藍綠帶生態廊道。(臺中分署提供/寶智華臺中傳真)

(左起)臺積電公司、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第三河川分署、臺中市政府農業局完成簽署臺中區域綠網保育合作備忘錄」。(臺中分署提供/寶智華臺中傳真)

合作備忘錄內容包含覆育環頸雉。(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提供/寶智華臺中傳真)

合作備忘錄內容包含覆育巴氏銀𬶋。(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提供/寶智華臺中傳真)

臺中大肚臺地因緊鄰都會區,生態環境遭擠壓而零星破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中分署與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臺中市政府農業局及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3月7日簽署「臺中區域綠網保育合作備忘錄」,將合作推動串聯大肚臺地到筏子溪間生態環境,打造成生態廊道,加強覆育環頸雉與巴氏銀𬶋2種保育類族羣。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長張弘毅表示,這次由公部門、企業、學術界攜手合作,建立跨部門的合作平臺,形成保護生態網絡,串聯臺中區域生態廊道,保育工作不再是政府單打獨鬥,是公私協力的重要里程碑。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2018年起推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建置計劃」,以生態系縫補的政策方向,結合跨部門策略推動生態棲地修復串聯。

林業保育署臺中分署指出,大肚臺地到筏子溪間有豐富的生態資源,但由於緊鄰臺中都會區,因農耕、道路、建築與工業區開發,生態環境逐漸被切割成零碎塊狀,造成野生動植物棲地縮小。

臺中分署2021年起展開臺中區域綠網保育策略發展工作,指認臺中5條保育軸帶,涵括丘陵、溪流與海岸,其中以「大肚臺地淺山保育軸帶」棲地修復串聯爲首要任務。

張弘毅指出,藉由這次跨部門簽署合作備忘錄,水利署第三河川分署將共同投入筏子溪流域水域環境改善,加強河岸植生帶、設置動物友善的水利設施,讓水域成爲生態廊道的一部分。

臺中市政府農業局則在廊道周邊推動友善耕作,並鼓勵農友營造生態棲地,兼具保護動物功能。

臺積電將以自有保育團隊投入淺山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提供生物多樣性獎學金暨提案獎勵,支持生物多樣性潛力人才與重要生態研究,同時協助優化野生動物覆育、棲息與庇護空間,填補移動路線斷點的棲地。

合作備忘錄簽署內容,包含覆育環頸雉與巴氏銀𬶋2種保育類族羣、推動友善農業耕作,各合作單位將彼此交流知識、技術與資源,共享生態調查資料與保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