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免晶片稅」金牌生變? 傳川普將祭1:1條款
臺積電「免晶片稅」金牌生變? 傳川普將祭1:1條款。圖爲川普於聯合國大會發表演說。(美聯社)
《華爾街日報》報導,川普政府正在考慮一項新計劃,以大幅減少美國對外國制半導體的依賴,盼藉此提振美國國內的晶片製造,並重塑全球供應鏈。
《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報導,這項新政策旨在促使晶片公司在美國本地生產的半導體數量與其客戶從海外進口的晶片數量達到相同水準,長期無法達到1:1等比的半導體公司就必須支付關稅。
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已經向半導體產業高層提出這個想法,並強調這可能是維護美國經濟安全所必要採取的行動。
美財政部長貝森特近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臺灣供應99%的高階晶片生產,這是全球經濟最糟糕的事,美國將致力於將供應鏈轉移至其他國家,以降低風險。他提到可能會將3至5成的半導體生產轉移,可能轉至日本,也可能是中東。
8月初,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將對半導體和晶片徵收稅率達100%的進口關稅,這項新關稅將適用於「所有進入美國的晶片和半導體」,唯有在美國設廠的公司能取得豁免。
當時川普表示:「我們將對晶片和半導體徵收約100%關稅,但如果你是在美國設廠,就不會被課稅;即使你尚未開始大量生產,但只要你正在美國蓋廠,創造大量就業和進行其他建設,就不會被課稅」。
川普並未提到更多與半導體晶片關稅的相關細節。
包括臺積電、輝達和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等全球晶片大廠都已經承諾在美國本地打造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