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領軍臺股衝高 這幾檔 ETF 搶搭含積量列車
AI市場熱潮持續升溫!美國晶片大廠超微(AMD)與ChatGPT製造商OpenAI日前達成AI晶片供應協議,爲AI產業注入強勁動能,推升美股科技股全面上漲。臺積電ADR(美國存託憑證)應聲大漲3.49%,成爲市場焦點。臺積電(2330)在臺股10月7日開盤後延續強勢,一舉攻上1,435元新高,帶動多頭行情再度衝刺。
臺積電作爲臺股權值股之王,其股價飆升直接推升臺股指數再創新高。3日加權指數收在26,761.06點,周線連六紅,7日更一度攀升至27,301.42點,展現資金對AI題材的高度追捧。
隨着臺積電股價不斷刷新紀錄,其在ETF中的「含積量」高低,已成短線績效的重要指標。市場數據顯示,目前臺股市場中共有37檔ETF持有臺積電,傳統市值型ETF因「含積量」較高,直接受惠於臺積電的漲勢。
以富邦臺50(006208)與元大臺灣50(0050)爲例,兩者臺積電的權重分別高達61.05%及60.95%,近一個月績效分別達14.9%及14.8%,顯示高權重ETF在臺積電領漲行情中具備顯著優勢。
雖然短期內高含積量ETF表現出色,但長期來看,ETF的選股邏輯纔是決定績效的核心。不少新型ETF雖然臺積電權重相對較低,但憑藉差異化的選股策略,長期績效表現同樣不俗。例如FT臺灣Smart(00905),其臺積電權重僅32.38%,但今年以來績效已達18%,凸顯因子選股或主題策略的潛力。
00905基金經理人王紹宇表示,AI產業的影響力已從雲端延伸至記憶體、AI PC等邊緣應用,顯示AI正進入「軟硬整合」的落地階段。不過,臺股目前本益比處於歷史高檔,市場對利空消息的敏感度提高,投資人應警惕「緩漲急跌」的可能性。未來應以「選股不選市」爲核心策略,專注於具成長潛力的個股或ETF。
臺積電在AI熱潮的帶動下持續引領多頭行情,投資人可透過ETF參與市場脈動。短期內,「含積量」是推升績效的加速器;但放眼長線,ETF的選股機制纔是決定最終報酬的關鍵。專家提醒,投資人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於傳統市值型與多元策略型ETF間進行合理配置,才能在掌握市場趨勢的同時,有效管理潛在風險。
熱門臺股市值型ETF臺積電含量及績效。資料來源:C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