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擴廠美國… 竟是「最不糟的結果」? 他爆逃過驚天一劫
外媒指出,臺積電與川普的協議,是「最不糟糕」的結果。(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臺積電4日宣佈對美國加碼投資1千億美元(約臺幣3.29元),成爲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外企投資案。分析師表示,此交易對臺積電而言,是「最不糟糕」的結果,既避免了投資英特爾股權或技術移轉的風險,又能維持自身先進製程技術的領先地位。
美國總統川普與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於4日(臺灣時間)在白宮共同宣佈,臺積電將斥資1千億美元擴大美國投資,包括興建3座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和1座研發中心,加上原先規畫的3座晶圓廠(投資金額650億美元),合計臺積電在美國的總投資額將達到1650億美元(約臺幣5.4兆元)。
Investing.com報導,伯恩斯坦(Bernstein)分析師Mark Li發表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這筆交易對臺積電來說是最不糟糕的結果,因爲無需介入英特爾的晶圓代工業務,只需持續將英特爾視爲客戶。如此一來,臺積電既可滿足川普的期望,又可避免與英特爾建立尷尬的合作關係
Li補充道,英特爾仍然是臺積電的客戶兼競爭對手,但由於其高昂的生產成本、薄弱的執行力,以及18A先進製程的前景不確定,難以對臺積電的地位構成威脅。最重要的是,臺積電免除入股或技術移轉的負擔,並得以維持先進製程的領先優勢。
儘管臺積電計劃在美國建立先進封裝廠,以打造完整的美國AI供應鏈,但仍保有最先進製程研發的自由度。此外,臺積電也將在美國設立一座研發中心,但並未透露具體的製程細節,顯示臺積電在美擴大AI產能的同時,也考量到成本因素。
分析師認爲,臺積電的晶圓製造設備資本支出可能略增,但爲了加大對美國的投資,可能會下修在臺灣的投資計劃。伯恩斯坦維持對臺積電股票「領先大盤」的評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