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豁免也沒用?川普半導體關稅「重創臺灣」 彭博:出口減34%
▲川普公佈半導體關稅,不過詳細政策仍未明朗,外界關注臺積電是否受影響。(組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羅翊宬/綜合報導
經濟學家警告,美國總統川普揚言針對半導體進口課徵高達100%關稅,不僅可能會再度引發晶片短缺,也可能對仰賴晶片出口的臺灣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即使臺積電部分產品獲得豁免,但整體晶片出口受限仍恐引發臺灣對美出口驟減34%,並在中期拖累國內生產毛額(GDP)約1%,若無豁免情況下衝擊恐擴大至2.5%。
根據《彭博社》,目前關於川普所提晶片關稅的實施細節仍有限,包括稅率範圍、實施時間,以及是否對蘋果(Apple)、輝達(NVIDIA)等在美投資企業給予豁免,皆尚未明朗。不過,美國4月11日的半導體對等關稅豁免清單指出,未來可能適用關稅的產品涵蓋個人電腦、智慧型手機等多項電子商品,這些商品在2024年佔臺灣對美出口總額逾六成。
考量高度不確定性,彭博經濟學家以「25%有效稅率」進行情境分析。此假設以100%關稅爲前提,推估臺灣有75%出口晶片可獲豁免,剩餘25%將面臨全面關稅衝擊。在這情況下,臺灣對美商品的整體關稅稅率將由目前的9.2%提高至25.1%,遠高於去年的平均0.9%。
報導推估,若以25%全面關稅作爲基準,未來五年臺灣對美晶片出口恐下滑逾50%;若再進一步計算100%關稅全面實施的可能性,剩餘出口恐再縮水,總減幅達75%。若僅有四分之一出口晶片適用100%關稅,總出口也將減少約20%,對美整體出口減少12%,臺灣GDP恐下滑1%。
此外,若川普的關稅政策延後實施,反而可能促使業者提前備貨、加速出貨,有望短期內拉擡臺灣第三季經濟表現。不過報導也強調,若最終僅有限豁免或全無豁免,臺灣對美出口恐驟減34%,GDP中期損失最高可達2.5%。
彭博提醒,目前臺灣出口至美國的晶片幾乎享有零關稅優勢,有助提升競爭力並帶動經濟動能,一旦失去零關稅優惠,恐擴大對製造業與出口的全面衝擊,後續發展仍須密切觀察美方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