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2奈米擴產啓動 外媒揭成功關鍵
臺積電3月31日舉行高雄廠2奈米擴產及P2廠上樑典禮,再次宣示其根留臺灣的堅定決心。(資料照/柯宗緯攝)
臺積電Fab 22(晶圓二十二廠)2奈米廠預計下半年量產,臺積電共同營運長暨執行副總秦永沛日前指出,高雄廠先期投資金額逾1.5兆元,規劃五期(Phase)超大規模晶圓廠,完工後將成爲全球最大半導體制造聚落。外媒表示,臺積電2奈米的缺陷減少率與先前基於 FinFET(鰭式場效電晶體)的製程技術保持一致的事實是關鍵,顯示臺積電成功將其製程學習和缺陷管理專業知識,轉移到新的 GAAFET(環繞閘極電晶體),且未遇到重大挫折。
臺積電3月31日於高雄Fab 22基地舉行2奈米擴產典禮,秦永沛指出,2奈米是業界最先進的邏輯製程技術,每期潔淨室面積爲標準型晶圓廠之2倍規模,總面積相當46座足球場,臺積電並與主管機關密切討論、找尋更多廠房用地,續擴臺灣投資;秦表示,高雄廠先期投資金額逾1.5兆元,規劃五期(Phase)超大規模晶圓廠,完工後將成爲全球最大半導體制造聚落。
另外,臺積電於美西時間23日舉行2025年北美技術論壇中,正式發表突破性先進邏輯製程技術「A14」,並計劃於2028年開始生產;奠基於領先業界之N2製程,A14(14埃)目前開發進展順利,良率表現更優於預期,將爲人工智慧(AI)轉型與智慧裝置效能開創新里程碑。
據科技網站Tom's Hardware報導,臺積電在北美技術研討會上指出,其2奈米制程技術的缺陷密度(defect density,D0)明顯低於同時期的3奈米、5奈米和7奈米制程;2奈米制程的缺陷減少率與之前的FinFET節點相符,顯示出臺積電在製程學習和缺陷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成功過渡到新的GAAFET時代,且過程中未遭遇任何重大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