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晦氣!老戲骨回家祭祖發現自己被印在冥幣上:我還沒死呢!
又快到了中元節,人們祭祖的時候通常要焚燒紙衣、燒冥幣以寄託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希望親人在另一個世界過得衣食無憂。
冥幣是祭祖儀式中必用之物,它是另一個世界的“錢”,上面印着玉皇大帝的頭像。很多熱卻不知道這小小紙錢背後,竟藏着一樁離奇官司。
很多眼尖的人會發現,冥幣上的“玉皇大帝”竟與《西遊記》中王衛國飾演的玉帝形象一模一樣。
這位國家一級演員發現自己的臉被印在冥幣上時,瞬間勃然大怒,當即聘請律師要討個說法。
誰知調查才進行兩天,律師就帶來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結果——這官司根本打不贏!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從頭說起。
01
從肉鋪到舞臺:王衛國的意外人生
王衛國出生在北京一箇中產家庭,從小就喜歡文藝,他嗓子好、音感好。
上中學時,他是校宣傳隊的骨幹,經常參加學校裡的節目,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喜愛,在當時學校的文藝圈小有名氣。
畢業後,王衛國被北京市第二商業局工會宣傳隊錄取,被安排在地安門賣豬肉。
當時由於生活水平的限制,人們愛買肥肉,多給一絲瘦肉,就會招來投訴。
爲了減少投訴,王衛國學會了察言觀色。他能根據顧客衣着談吐來識別客人的身份,從而精準搭配肥瘦比例,儘量做到讓顧客滿意。
也許正是這段時間的察言觀色,讓他能夠準確的識別人羣的特徵,所以他從事演員這份工作後,總能準確抓住人特的性格特徵。
而王衛國命運的轉折,來自於1978年全國首次恢復高考。
一天早晨,他像往常一樣正在吆喝着賣豬肉,一位很有風度的中年婦女看着滿身油污的他說:“你聲音那麼好,形象也不錯,爲什麼不試試考戲劇學院呢?”
這句話像一束光,照進了王衛國按部就班的人生,而這個人就是後來王衛國的老師騰延。
23歲的王衛國決定報考中央音樂學院。但老師建議他在報考中音的同時,也報考其他正在招生的電影學院、總政文工團等,一是爲了保險起見,二是爲了練練膽量 。
在中戲的考場上,他構思的小品《勘探隊員發現問題》獲得滿分10分的好成績。
而他心心念唸的中央音樂學院的招生,要比中央戲劇學院晚一個月,中戲的錄取通知書已經發了,中音才通知體檢 。
被中戲錄取了的王衛國並不滿意,他對中戲的教導主任說:“中央音樂學院已經通知我體檢,要是那邊能錄取的話,能不能把檔案轉過去?”
誰知道老師看了他一眼說:“你沒病吧,你們七八班招生,全國100多萬人報名,就錄取了31人,你現在考上了還想轉走?”
直到此時,王衛國才知道自己有多幸運,既然如此,考入中戲也無妨,反正音戲也是同宗。
就這樣,曾經在肉案前察言觀色的售貨員,陰差陽錯地走進了中戲78級明星班。那些年在豬肉攤前練就的“識人”本領,後來竟成了他塑造角色的獨門秘籍。
02
“方臘變盧俊義”: 從話劇界到演藝圈的跨越
1983年,王衛國以優異的成績從中戲畢業,順利被中國青年藝術劇院錄用。
連打個磕巴都算是重大舞臺事故的苛刻要求下,他每天對着鏡子反覆練習幾十遍才肯罷休。
這份執着讓他在《欽差大臣》《薩勒姆的女巫》《離去》等劇中橫掃了“梅花獎”“白玉蘭獎”“金獅獎”等獎項。
席捲了話劇界的獎項後,他又轉戰演藝圈。在演藝圈,他的角色跨度令人咋舌。
從《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中的江湖客,到《把酒問青天》中的包拯到《火燒阿房宮》中的秦始皇;
從《鄭成功》中的鄭芝龍到《少年英雄方世玉》中的嚴老爺,他以精湛演技塑造無數經典,被譽爲“千面戲骨”。
而他被大多數人記住,是在《三國演義》中飾演的玉麒麟盧俊義。
其實王衛國剛開始並不是演盧俊義,他最先預定的角色是方臘,但經過試戲後,導演覺得王衛國身上缺少草莽氣質,試戲宣告失敗。
過了幾天,他又接到劇組電話,讓他演神形太保戴宗。
他到劇組化好妝,穿好衣服,在大廳裡踱步。此時正好被導演看見,導演頓時眼前一亮,這個一米八幾的大個子,眉宇間透露着清秀和霸氣,這不就是玉麒麟嗎?
導演叫來化妝師,讓他把王衛國的妝改成盧俊義。王衛國一個轉身,向在場的同事們行了一個江湖大禮,全場響起掌聲,盧俊義的角色就這樣定下來了。
爲演活盧俊義,他走火入魔般鑽研。他買來《水滸傳》反覆研讀,把盧俊義的人物造型貼滿房間,化好妝後對着鏡子苦練,長時間練習下來,連他自己都搞不清戲裡戲外了。
最讓他難忘的戲是,拍“盧俊義毒發沉湖”的那一段。這段戲本要在六、七月份拍的,但等道具造好後,已經是寒冬臘月。
劇情是盧俊義到瀘州赴任,受到奸臣的陷害,喝下毒酒,在船上毒發落水身亡。
第一次拍攝,隨着導演的一句“開始”,王衛國毒發噴出一口“鮮血”後,便一頭栽進太湖中。
但導演看到後說不行,要先轉過身來背對着水,然後向後仰,跨過1.5米高的船邦,摔進湖中,然後潛過導演的鏡頭後,才能冒出水面。
王衛國又頂着嚴寒,又一次栽進水中,潛出了十多米後,往上一浮,誰知又被一張漁網網住了腦袋,嚇得他差點窒息。
等把他拉上,他已經凍得牙關打顫,話都說不出來了。
正是他的敬業精神,才塑造了英勇神武的梁山二當家的經典形象。
《水滸傳》播出後,觀衆的來信如雪花般飛來,連《三國演義》劇組都慕名邀他出演張遼。
從被否定的方臘到永恆的玉麒麟,王衛國用近乎自虐的敬業精神證明:真正的演員,永遠在等一個轉身的機遇。
03
當選“天地銀行行長”,被印在冥幣上卻很無奈
從《水滸傳》到《三國演義》,王衛國早已是古裝劇中的“玉帝專業戶”。
誰也沒想到,一次偶然的相遇,竟將他推上了“天庭”的寶座——他成了《西遊記》裡那位威嚴莊重、俯瞰三界的玉皇大帝。
這段“天界奇緣”,始於一場“化妝間的偶遇”。
一天,導演楊潔的女兒丫丫在給王衛國化妝。她突然對王衛國說:“王老師,現在《西遊記》在選玉帝的演員,你的聲音和體形很適合演玉皇大帝,我跟我媽說一聲,你去試試?”
徵得王衛國的同意後,她約了個時間,給王衛國化了個玉帝的妝,就帶王衛國去見了她媽媽。
門一開,楊潔擡眼一瞧,瞬間愣住。
下一秒,她猛地一拍大腿,脫口而出:“就是他!玉皇大帝,非你莫屬!”
就這樣,王衛國一頭闖進了《西遊記》的神話世界。他不僅飾演玉帝,還順帶演了白象精,一人分飾兩角,卻都演得入木三分。
《西遊記》拍完後,玉帝的形象深入人心。於是,《寶蓮燈》來了,續集《西遊記》來了,六小齡童也親自推薦他迴歸……
短短几年,他竟九次登上“凌霄寶殿”,成爲觀衆心中最不可替代的“天庭主宰”。
可誰能想到,這位“天帝”竟在人間遭遇了一場啼笑皆非的“身份危機”。
有一年清明,王衛國回家祭祖。他在一家白喜事小店買了一些祭祖的東西,當店主遞給幾沓冥幣,他準備裝進袋子。
眼角的餘光瞄到了一眼冥幣,發現冥幣上的頭像,怎麼很眼熟,再認真一看,不正是自己嗎?上面還印了“天地銀行行長”幾個大字。
他非常憤怒,立即質問店主冥幣的來路,可是店主也不知道,只知道有人給他們送貨,而且每次來的都不是同一個人。
王衛國找到律師,發誓要討個說法。
可是才經過兩天的調查,律師的話讓他感到無可奈何。
要打官司,首先要找到被告,可是這些印冥幣的小作坊,分佈在全國各地,而且這些小作坊都是打一搶換一個地方,根本無法溯源。
更扎心的是, 律師跟他說: “冥幣上印的是‘玉皇大帝’,不是您王衛國。您告他們侵權,得先證明——您就是玉皇大帝啊!”
王衛國愣住了。
他演得太真,真到連冥幣都搶着用他的臉;可他又太“假”,假到法律無法認定“玉帝”就是“王衛國”。
這條討說法之路,寸步難行。
可轉念一想,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另類的“封神”?觀衆愛他演的玉帝,愛到連祭祀都捨不得換人。哪怕是在冥界,也要請他掌管“天地銀行”。
這,或許是一位演員,最荒誕,卻也最深情的榮耀。
如今的王衛國已經70歲了,每天工作之餘練練嗓子、唱唱歌,打理院子,日子過得相當愜意。
他曾說:“什麼是經典,經典就是永不過時。”
老爺子在他的演藝路上,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形象,成爲觀衆心中永不過時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