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荒唐!宣稱發財率達999.999%!一份賣幾十到上百元,多平臺緊急下架

“五大銀行土生財率999.999%”“暴富銀行土保真”……

近期,網絡上流傳着一種說法,稱從銀行花圃或花盆裡取出的泥土(以下簡稱“銀行土”)具有招財、轉運功效,於是有人高價售賣。

該現象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與討論。據澎湃新聞報道,2月26日上午,記者檢索發現,多個相關平臺已將“銀行土”的視頻及商品下架。

據《中國消費者報》報道,“銀行土”作爲近段時間悄然興起的玄學消費品,它可以是取自銀行門口花圃的土,也可以是取自銀行大堂裡發財樹花盆裡的土,甚至可以是取自點鈔機的粉塵。

在網絡購物平臺上,“銀行土”貴的一份售價888元,便宜的一份只要幾元錢。有的網店爲了佐證,還發布了一些挖土視頻,例如在一名暱稱爲“挖土工(銀行土)”的視頻中,有人在銀行前手舉盛土器具對顧客喊話:“你的土已經挖好。”

在一家名爲“生財坊”的網店,首頁廣告便是“五大銀行土 聚財招財”“懂的來 生金土”,廣告圖片顯示五大行指“中行、工行、農行、建行、交行”。網店關鍵詞是“暴富銀行土保真五大銀行土橫財四方招財土風水擺件”。點擊商品,上面顯示有4款五大行招財土,標示屬性分別爲:“祈福49天”“祈福36天”“祈福7天”,價款最低位爲23.98元。

記者聯繫該店客服,客服回覆:“這款爲人工採集五大行招財土,具有提升財運、化解煞氣的寓意,但無法科學證明。”客服還稱:“‘銀行土’都是晚上在銀行門口綠化帶取的土,不是單取一家”。

據紅星新聞報道,近日,記者也在視頻平臺和電商平臺發現,有人打着“生財”的名義售賣所謂“銀行土”,承諾全程錄像,並指導如何放置,售價在五六十元到一兩百元不等。

在社交平臺上,不少賬號在發佈代挖銀行土的視頻。有博主告訴記者,在四大銀行門前各取三銅勺土,裝滿一個元寶,售價59元。還有博主售價198元,表示自己更加專業,會選擇在合適時間取土,並結合買家實際情況指導擺放。還有人表示能按照買家要求的時間取土。記者還看到有博主在分享收到土後如何擺放,比如擺在廚房等注意事項。

一個售賣“銀行土”的博主向澎湃新聞介紹了“銀行土”的邏輯。他稱,“銀行土”之所以受到部分年輕人的追捧,並變成玄學商品,主要源於一種觀念:銀行被視爲聚財之地,銀行財氣較旺,因此其土壤也被認爲具有招財、轉運的神秘力量,他們通過收集銀行門口的土來沾點財氣。

小紅書的一位博主聲稱,五大銀行的“銀行土”還各有區別——農業銀行象徵農林牧漁,五行屬木;工商銀行連接火熱經濟,五行屬火;建設銀行側重於土建,五行屬土;交通銀行代表流通,五行屬水;中國銀行是國家金庫,五行屬金。

資深互聯網從業者沙鵬成對此表示,當代人的“財富焦慮”催生玄學依賴。“挖土經濟”應屬“體驗式玄學消費”範疇,類似“寺廟咖啡”一樣,消費者“喝的不是咖啡,是佛緣”。一些人想借“銀行土”獲取虛幻的財富掌控感。

福建江夏學院副教授黃凌雲對此直言,土壤本身是由無機物和有機物混合而成的複雜體系,它不具備任何超自然的力量。所謂的“銀行土”與其他土壤在化學成分和物理性質上並無本質區別。將土視爲招財的象徵,不過是人們將銀行作爲財富象徵的一種心理投射。

她認爲,從法律角度來看,擅自到銀行採集土壤可能構成侵權行爲。這種行爲不僅缺乏科學依據,還可能帶來不必要的法律風險。財富的積累取決於個人的能力、機遇、市場環境等多重因素,而非依靠某種土壤或玄學物品,建議大家保持理性和科學的態度,追求個人發展和進步。

大消費行業分析師楊懷玉認爲,“銀行土”網購現象是一種非理性的行爲,迎合了一些人對財富和好運的渴望。購買“銀行土”成爲一種尋求心理安慰的方式,試圖通過外部物品來掌控不確定性。商家將普通的泥土包裝成具有特殊功效的商品,以高價出售,獲取高額利潤,這種利用消費者心理需求進行過度營銷的行爲涉嫌欺詐。

北京京本律師事務所主任連大有提到,銀行門口公共區域的土地或綠化帶通常屬於市政設施,破壞綠化規劃用地的地形、地貌、水體和植被涉嫌違規違法。如果賣家從屬於銀行的花壇、花盆內取土,未經銀行同意,則涉嫌盜竊。並且土壤和土地都屬於國家資源,商家未獲得相關經營許可,私自買賣土壤構成違法,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犯罪。

對此現象,你怎麼看?評論區聊聊

本文綜合自21財經客戶端、澎湃新聞、中國消費者報、紅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