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化啓動庫藏股自救?董座洪福源這樣說
臺化股東會。(圖/臺化提供)
臺化10日股東會,席間有股東認爲,臺化股價淨值比偏低,公司價值遭到嚴重低估,加上石化產業正處「慘」業局勢,建議啓動庫藏股及減資計劃。
對此,董事長洪福源表示,去年業績不理想,股價下滑,向股東致十二萬分歉意;過去1年逆勢增加約2.2萬名新股東,經營團隊將全力貫徹差異高值化等轉型策略,感謝股東的支持與信心。
洪福源認爲,目前臺化股價確實不合理,公司對庫存股機制「有想過,但暫時不會執行」。因爲臺化很多流通在外股數都在外資、法人手上,實施庫藏股對股價沒幫忙,沒法撼動。
關於減資計劃,洪福源指出,近年持續執行營運調整,去蕪存菁,力拼盈餘能量。去年營業額3,000多億元,做到約6、7個股本,今年透過營運結構調整,會做到約4、5個股本。中國雖然目前產能過剩,但估計未來2、3年會逐漸消化掉,戲棚下站久的人勝出,臺化不能在這個時間退出,不會輕易放棄石化產業。況且,臺化股本是臺塑四寶中最小的,現在還不到要減資的狀況。
洪福源強調,這波產業新變局的因素太多、太大,已不只是單純的產能過剩,還有匯率,以及全球供應鏈的破碎、移動與重組。川普想要讓美國再次偉大,但美國不可能全面偉大,什麼產品都要,必須分工,「如果把臺灣著名的藍白拖拿到美國製造,成本可能要高達5,00元。」
洪福源認爲,這波供應鏈調整一定會造成斷鏈,臺化正努力找斷鏈在哪,希望抓住機會,像是公司最近正評估在東南亞與合作伙伴一起做合膠工廠。
至於股東繼續追問,是否會鼓勵公司高層幹部多增持臺化股票?洪福源說,自己在公司服務55年,「我只買股票,從來不賣股票」。公司去年新增2萬2,000名股東,還有很多人支持。 現在處於石化業變局,臺化無法逃避,會持續進行經營模式調整、轉型因應,期盼股東繼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