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決勝點是潛艦! 華爾街日報揭「美中攻防」劇本

▲中國094型晉級核潛艦。(圖/路透)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華爾街日報》報導,潛艇軍備競賽成爲美中角力最新戰場,更將成爲潛在臺海衝突的關鍵決勝因素。北京潛艇實力快速崛起,不僅技術明顯突破,且艦隊規模龐大;雖然華府仍保持技術領先,如今卻面臨嚴峻的生產延宕問題,數十年以來的水下優勢,恐怕備受挑戰。

在潛在的臺灣衝突之中,潛艦可能比二戰以來的任何時候,發揮更關鍵作用。北京可能派出新型核攻擊潛艇,阻斷美軍馳援。不過,美軍也可以動用潛艦摧毀中國艦隊,或把中國船隻困在臺灣海峽,阻止解放軍包圍臺灣,甚至發射飛彈攻擊中國陸地目標,封鎖南方航道以切斷解放軍後勤供應鏈。

▲解放軍頻頻舉行環臺軍演。(圖/CFP)

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資深研究員薩德勒(Brent Sadler)指出,中國潛艦技術可能即將出現飛躍性進步,「屆時能夠大幅降低艦體噪音,顯著提高追蹤難度。」

北京正在研發的095型核潛艦,預計配備能夠發射巡弋飛彈的垂直髮射系統,隱匿性遠超以往。改良版元級常規潛艦,採用不依賴空氣的推進技術,不僅更加安靜,續航力也大增。9月3日北京閱兵展示的新型水下無人機,其中一款可以作爲潛艇,另一款則可當成自動魚雷。不過,去年一艘原型艦艇在造船廠沉沒後,相對較小型、可能結合核能與常規力量的攻擊潛艦研發速度似乎放緩。

美國智庫「國防優先基金會」(Defense Priorities)軍事分析主任卡瓦納(Jennifer Kavanagh)表示,「潛艦極具價值,投入相對較小的資源,就能產生巨大軍事效應」,而且不需要大量美軍人員,也不像飛機或海面船艦,可能遭到中國飛彈攻擊。

▲美國海軍維吉尼亞級核動力攻擊潛艦「蒙大拿號」。(圖/翻攝美國海軍)

整體而言,美軍仍然保有技術領先優勢,與中國相比,潛艦更加先進與安靜,全核能艦隊正在升級中,新打造的維吉尼亞級攻擊潛艇也將配備改良聲學系統,進一步提升隱蔽性,有效載荷更大,使其更加致命。

儘管總統川普已把造船列爲優先要務,產能有限卻是一大問題。國會研究處(CRS)數據顯示,2023年僅67%攻擊潛艦維持戰備狀態,另據國會預算辦公室(CBO)資料,美國必須每年打造2.33艘攻擊型潛艦才能增加軍力,但此數字目前僅約1.2艘。

此外,美軍第一艘哥倫比亞級彈道飛彈潛艦,已延遲2年直至2029年才能交付。新一代超先進攻擊潛艦(SSN(X))更要等到2040年代初期才能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