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兵推不宜一對一對抗!李喜明:應採無人化應對 防共軍由演轉戰
「臺海防衛兵棋推演」昨日提出總結報告,對於共軍可能「由演轉戰」攻臺,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認爲不該「一對一」進行監控驅離。圖爲漢光第四十一號演習,國軍在臺北觀山河濱公園部署愛國者飛彈防禦系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臺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舉辦「臺海防衛兵棋推演」,昨日提出總結報告。對於共軍是否可能「由演轉戰」發動對臺攻擊,前參謀總長李喜明質疑,我方用戰機、戰艦「一對一」地監控、驅離共軍,其實與不對稱的概念背道而馳。國防安全研究院委任副研究員揭仲認爲,共軍以軍演混淆、遲滯我方的部署、判斷,確實是國防部現階段該傷腦筋的。
臺北政經學院基金會、和平與安全中心以及中華戰略暨兵棋研究協會,今年六月邀集臺美日九位上將、八位中將,舉辦「臺海防衛兵棋推演」,總結報告提出六項結論,聚焦中共「灰色地帶」襲擾到「由演轉戰」;從軍事、法律角度封控臺海;以及國軍行之多年的東部疏遷兵力,是否仍還可行。
李喜明認爲,「由演轉戰」機率很大,他回憶二○二二年八月,爲中共環臺軍演,海軍出動所有主戰艦艇去「一對一」對抗共軍,他當時就想到,共艦如果一聲令下發動攻擊,我方艦艇很可能在短時間內就被全殲。
話鋒一轉,李喜明質疑,我方用戰機、戰艦「一對一」地監控、驅離共軍,是不是有效的辦法?他認爲這其實與不對稱的概念背道而馳,應該用不對稱、無人化的方式應對,就可降低「由演轉戰」的可能性。
李喜明並指出,海空軍兵力東遷的長年做法已經出現問題,只要共軍潛艦或轟炸機自臺灣東邊,向佳山洞庫發射巡弋飛彈「就是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李喜明稱,海軍艦艇東遷至太平洋會遇到兩種情況,一種是解放軍航艦編隊在太平洋等着國軍進行決戰,另一種是解放軍準備登臺,海軍卻在太平洋上而沒機會決戰,無法發揮功能,在消耗與防衛之間形成尷尬場面。
李喜明建議,海軍艦隊應該儘可能靠近東岸,透過陸上防空飛彈防空,藉岸置反艦飛彈對解放軍海軍產生威脅,再出動反潛機獵殺解放軍潛艦,使海軍艦隊能發揮能力作戰。
揭仲認爲,兵推想定共軍主力登陸防守兵力薄弱的東部,可迫使臺灣很快不戰而降,但如果西部沒有遭到很嚴重破壞,存糧足夠,且國軍戰力仍完整,臺灣還是有可能支撐超過一兩個月。共軍雖然會在東部用兵,但應該不會以主力登陸佔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