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外籍員工新制三重點 資誠籲臺商佈局轉骨成「世界隊」

泰國投資委員會(BOI)公佈最新外籍員工薪資與簽證標準,自2025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意味着企業若要在泰國聘用外籍員工,無論是學經歷、薪資水準或當地員工比例,都將面臨更嚴格的要求。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提醒,臺商應儘早盤點現有外派人員條件,並調整薪資結構與人力策略,避免違規或陷入稅務風險。

資誠東南亞及印度業務服務秘書長張智媛指出,本次修法依據2025年6月公佈的第Por.8/2568號公告,主要有三大方向。

首先,泰籍員工比例限制更嚴格,製造型企業若員工總數超過100人,泰籍員工必須佔至少70%;其次,外籍員工的最低薪資與學經歷門檻全面拉高,例如高階主管最低月薪需達15萬泰銖,中階主管或研究人員則需具備學士學位以上並具2至5年相關經驗,薪資不得低於5萬至7.5萬泰銖。

最後,BOI核發的外籍工作簽證有效期原則上最長兩年,後續延長需視企業泰籍員工比例與營運成效審查,且主管機關要求逐步降低作業層外籍聘僱比例。

資誠東南亞及印度業務服務主持會計師鮑敦川分析,新制反映南向國家同時吸引外資與培育在地人才的雙軌政策。短期內,臺商應檢視派駐泰國人員的薪資與學經歷是否符合規定,並研擬調整方案。

他指出,雖然調高外派人員薪資會讓其在泰國的個人稅負增加,但同時也有助於降低低報所得或被質疑移轉訂價的風險。企業可趁此機會優化整體外派薪資政策,使集團薪酬結構更合規與透明。

鮑敦川進一步說,長期來看,BOI的新規要求臺資企業不再只依賴「臺灣隊」模式,而是要培育在地人才、建立國際化人資體系,挑戰臺商的在地經營與國際管理能力,企業若能及早調整,不僅能避免合規風險,更能借此建立具有競爭力的全球人才佈局。

泰國外籍員工薪資法規修法規定學經歷及最低薪資等要求。資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