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國母」詩麗吉93歲辭世王室哀悼1年 愛情故事膾炙人口

泰國太后詩麗吉25日在曼谷去世,街頭民衆手持詩麗吉與已故泰王蒲美蓬夫婦的肖像表達哀悼之意。(美聯社)

廣受泰國民衆愛戴的王太后詩麗吉25日於曼谷辭世,享耆壽93歲。她17歲嫁入王室,常隨泰王出訪,優雅出衆,以服飾帶動農村與手工藝復興,長期投入偏鄉貧窮問題,推動環保動保,活躍慈善事業超過40年,因病退隱多年聲望仍高。泰國王室服喪1年,全國公家機關降半旗、娛樂場所停業1個月,政府要求官員哀悼1年,總理爲此取消出席東協與APEC峰會。

綜合泰國《民族報》、美聯社、路透社26日報導,泰國王室事務局當天宣佈,25日晚間9時21分,王太后詩麗吉(Queen Mother Siriki)於曼谷朱拉隆功國王紀念醫院安詳辭世。詩麗吉2012年中風,2019年因多種疾病住進朱拉隆功國王紀念醫院,期間多次發病,在醫療團隊照顧之下持續受治。今年10月17日發生血液感染,健康逐漸惡化,25日晚間不治。她的獨子、現任泰王瓦吉拉隆功(Maha Vajiralongkorn)下令依照傳統以王室最高榮譽儀式爲王太后舉行葬禮,安葬地點爲位於曼谷的大皇宮杜斯特瑪哈普拉薩大廳(Dusit Maha Prasat Throne Hall)。

詩麗吉1932年生於曼谷的富裕貴族家庭,那年泰國從君主專制過渡至君主立憲制,父母均與當時王室有血緣關係。二戰期間她在飽受空襲的曼谷就學,戰後隨擔任駐法國大使的父親遷居巴黎,學習音樂與語言,16歲那年與留學瑞士的泰王蒲美蓬(Bhumibol Adulyadej)在巴黎相識,彼此一見鍾情。她早年受訪時回憶「我們初相見那次,他遲到了」。蒲美蓬出車禍險些喪命,兩人感情升溫墜入愛河,她隨男方遷居瑞士照顧其生活起居,蒲美蓬常寫情詩給她,還爲她寫了一首圓舞曲《夢見你》(I Dream of You)。

這對愛侶1949年訂婚,待詩麗吉年滿17歲,兩人1950年回到泰國大婚,婚後幾天蒲美蓬正式加冕爲拉瑪九世,她成爲王后。1946年登基的蒲美蓬是泰國史上在位最久的君主,在位70年期間常有詩麗吉相伴。1956年蒲美蓬依傳統進入寺廟接受僧侶教育2星期,詩麗吉任攝政王。她早年多次隨蒲美蓬出訪,與各國領導人往來,美貌與時尚品味受國際媒體關注,1960年出席白宮國宴獲法國《黎明報》(L'Aurore)評價「美麗迷人」。

1970年代初期,她與泰王從外交活動轉朝內政問題投注心力,兩人常造訪偏鄉,爲貧窮人口謀求發展,處理山區民衆鴉片成癮問題。她喜歡爬山,拜訪鄉村婦女。許多民衆向她訴苦,從夫妻吵架到重病纏身都有,她與幕僚親自協處。她衣着時尚熱愛購物,找了法國名設計師巴麥恩(Pierre Balmain)合作採用泰國絲製成華服躍上國際舞臺,維護泰國傳統工藝傳承也振興絲綢紡織業。

1976年她成立基金會推廣泰國傳統工藝,培訓鄉村民衆學習絲綢編織、珠寶製作、繪畫、陶瓷等技藝;同年,她的生日8月12日成爲泰國國定假日母親節。1979年她受訪時直言農村民衆對於曼谷富裕「文明人」存有誤解,王室要運用影響力設法彌補偏鄉受忽視的問題。從協助柬埔寨難民、挽救泰國森林、設立野生動物保育中心、爲瀕危海龜延續命脈,她均積極參與。

泰國君主與王室成員通常避免公開涉入政治,但詩麗吉偶有政治動作。1998年她生日致詞呼籲民衆支持時任總理,對在野黨造成重大打擊,後來她還加入保皇派政治團體;2008年公開出席因與警方衝突而喪生的示威者葬禮,各界矚目。蒲美蓬與詩麗吉有1子3女,蒲美蓬2016年去世,兒子瓦吉拉隆功繼任爲泰王拉瑪十世,2019年加冕,她的頭銜正式改爲王太后。

泰國王室近年不時受到批評,詩麗吉卻一直深受民間愛戴,即使中風淡出公衆視野多年影響力仍大,有如「國母」,肖像懸掛在家戶、辦公室、公共場所。她因生活奢華與宮廷陰謀論招致議論,在鄉間聲望則始終很高。詩麗吉死訊公開後,各地民衆悲傷不已,她病逝的醫院涌入大批市民致哀,泰國多家媒體官網改爲黑白色調,民間90天須避免衣着鮮豔。曼谷一名76歲婦人說:「聞訊那一刻,世界彷彿靜止了,王后陛下爲我們做的一切全在我腦海浮現。」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保護自己、遠離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