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關稅可降到15%? 沈富雄舉韓國爲例 臺也有最大籌碼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楊珍妮率領的我方談判團隊。(本報資料照片)

美國對臺關稅爲20%,對臺灣以出口爲導向的產業而言,仍是沉重挑戰。前立委沈富雄表示,韓國手中最大的籌碼是造船業,我們當然是臺積電。我們跟美國談判時,代表團不能只有官員去,起碼要帶着帶7個企業主去,再跟美強調臺積電已經放進去的1600億美元要算,那我們的關稅就可能降到15%。

沈富雄今(3日)在政論節目《TVBS戰情室》中表示,跟韓國比,韓國3000億美元,我們經濟體規模比較小,所以這個應該要下修,不能是3000億。

沈富雄接着表示,韓國手中最大的籌碼是造船業,我們當然是臺積電,我們跟美國談判時,要堅持說,臺積電已經投下去的1600億美元,要算,不能不算。他舉例說,就像男女交往時,手給你摸過了,現在給你摸手都不算,怎麼可以不算?一樣要很感動纔對;所以臺積電這1600億要算。因爲臺積電不能單獨去,現在所有上游下游供應鏈都蠢蠢欲動。

沈富雄指出,供應鏈韓國很厲害,韓國代表團去美國談判時,3大企業主都一起去,包括一個最重要的造船業,造船業老闆來了,所以老闆講的算。因此,我們代表團不能只有官員去,韓國帶3個企業主去,我們起碼可以帶着7個企業主。

沈富雄點出,我們民間老闆有錢,可以投資的一起去,就說我們馬上要過來了。這7個主要投資者可以放進去的錢,再加上臺積電已經放進去的1600億美元,再除以臺灣和韓國經濟體的落差,我們的關稅可以降到15%,政府也可以交代。但如果是17%,老百姓應該也不會很憤怒,所以我們的底線就放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