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周線反彈 法人預期後市還有高點可期
臺股示意圖。 圖/AI生成
臺股連三漲後,昨(6)日指數進入前高套牢區,解套賣壓大舉出籠,加上外資由買轉賣,賣超臺股136.7億元,市場多頭氣虛,加權指數開低震盪收低,終場小跌13點、收21,660點;周線上漲313點,漲幅1.4 %,終止連二跌。展望下週行情,法人預期後市還有高點可期。
昨天盤面上,電子股暫時偃旗息鼓,由金融、傳產擔綱維繫市場人氣,其中權值股臺積電(2330)、鴻海、廣達量縮走跌,僅聯發科跌深反彈表現較佳。
金融股則開低走高成撐盤要角,包括國泰金、富邦金等都收紅。
千金股跌多漲少,因AES-KY下跌24元、收在981元,跌出千金股外,使檔數減少至15檔。
三大法人昨天共賣超臺股124億元,其中外資賣超136.7億元,轉買爲賣;投信買超37.2億元,轉賣爲買;自營商賣超24.5億元,連二賣、累計賣超64.7億元。八大公股行庫則買超26.3億元。
凱基投顧表示,後市臺股在股東會、除權息及法人季底做帳行情支撐下,本波漲勢有望延續,只要收盤不跌破週三關鍵長紅K棒低點20,341點,上檔有望突破21,879點,進而向半年線22,000點挑戰。
另一方面,臺股雖已進入前波高檔套牢區,使得行情承壓,不過以目前市況來看,趨勢指標MACD仍偏多,短線技術指標KD仍向上揚升且開口擴大,顯示行情還有上漲空間。
展望後市,綜合永豐投顧總經理李學詩、投信臺股研究團隊看法,90天對等關稅暫緩期將至,加上匯率因素,短期業績變數增加,現階段臺股步入整理階段的同時,有競爭力、全球佈局可以調整、轉嫁價格的廠商,展現相對優勢,顯然AI供應鏈仍是市場焦點,因此可聚焦具競爭力的AI供應鏈如伺服器與零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