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中小型火力全開 多檔績效突破30% 市場資金搶進

臺股示意圖。 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小型股火力全開,基金績效全面噴發,近三個月多檔臺股中小型基金報酬率狂飆逾30%,漲幅遠甩大盤兩倍以上,展現驚人爆發力。法人表示,在主流資金涌入、題材股輪動活絡下,中小型基金成爲市場資金搶進的新寵。

根據CMoney統計至1日,近三個月臺股中小型基金表現亮眼,多檔基金績效突破30%,明顯勝過同期大盤表現,包括:街口中小型、日盛小而美、野村中小、摩根中小、中國信託臺灣活力、瀚亞中小型股等基金表現強勁,漲幅爲加權指數與OTC指數的兩倍以上,凸顯中小型股在本波臺股行情中的爆發力與操作優勢。

街口投信提醒,臺灣20%對等關稅涵蓋約四分之一對美出口,其他臺灣出口大宗半導體(廣義)佔對美出口的63.3%、而該類產業關稅稅率肯定會高於20%。預佔臺灣平均實際有效稅率仍會高於競爭對手韓國,在純價格的相對競爭力上,面臨不利的局面。

富邦投信表示,市場樂觀看待美股基本面有撐,可望帶動臺股多頭續行。根據Bloomberg統計,歷史上美股若遇跌逾兩成之熊市,隨後牛市的平均持續時間和回報幅度各爲熊市的5倍及5.8倍,因此預期本波多頭在經濟與企業獲利基本面堅實的前提下,2025下半年依然有持續上行的機會。

產業動能方面,AI產業鏈依舊是本波多頭行情主要推手。7月最後一週爲全球四大雲端服務(CSP)大廠的超級財報周,已公佈企業表現均大幅優於預期,其中對AI支出更超越預期,凸顯積極發展AI業務的決心,也彰顯全球AI浪潮續熱。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趙建彰表示,近一季隨關稅政策衝擊淡化,資金逐步迴流臺股,其中具產業能見度之中小型電子股因AI成長題材加持,進一步挹注相關類股及基金報酬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