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重挫!證交所董座林修銘喊免驚 上市公司陸輸美營收低於5%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圖/記者潘姿吟攝)
記者巫彩蓮/臺北報導
今(3)日農曆年新春開紅盤,封關休市期間, DeepSeek、美國關稅戰雙重利空夾擊,臺股一度重挫千點,證交所舉行「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業乙巳年新春團拜」,董事長林修銘受訪時,也信心喊話,2024年上市公司營收約43兆元,其中中國大陸輸入美國比重約5%,低於2023年,而墨西哥、加拿大市場,比重大約約1%,臺廠近年多已到美國設廠,在發展上具備相當韌性。
DeepSeek於農歷春節期間發表,也爲AI產業發展投下變數,林修銘指出,DeepSeek提供AI產業其他成本效益思考,儘管國際股市一度在1月27日大跌,惟這幾天已經有所反彈,而臺積電(2330)ADR走勢與國際股市連動,跌幅縮小至6%,而臺灣在手機、ICT等應用面具有優勢,且AI半導體供應鏈具有相當實力。
至於川普對於加拿大、墨西哥以及中國大陸加徵關稅對臺灣廠商影響性?林修銘分析,2024年上市公司營收約43兆元,其中中國大陸輸入美國比重約5%,低於2023年,墨西哥及加拿大市場,比重大約約1%,主要均以電子業相關爲主,以臺積電爲例,就已在美國、歐洲和日本設廠,臺廠全球化佈局具有韌性。
創新方面,證交所推動創新板2.0,採取質、量並進的策略,致力將臺灣創新板打造爲亞洲創新企業上市首選,在質的提升部分,引進外部專家參與審查,以增進企業創新特質含量,並深化投資人溝通,揭露企業未來營運規劃資訊;在量的提升部分,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開放全市場逾1,300萬投資人蔘與創新板交易,進一步提升市場流動性。
證交所計劃於2025年實現臺日兩地ETF相互掛牌,並推動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上市,藉由主動建構與調整投資組合及提供多元資產配置的便利性,豐富臺灣ETF市場,同時吸引國際資產管理機構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