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吸金 外資匯入寫最強7月 法人:三大關鍵是主因

金管會公佈今年7月外資淨匯入50.4億美元,寫史上同期新高。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管會公佈今年7月外資淨匯入50.4億美元,寫史上同期新高,約摺合臺幣1,508億元(以月底匯率29.916元計)已連三個月淨匯入。

累計前七月淨匯入近247.5億美元(約新臺幣7,470億元),爲史上同期第二大紀錄,顯示臺股吸金力道轉強,外資重新卡位佈局。

法人分析,外資自5月起明顯轉向、回頭「錢」進臺股,主因包括三大關鍵:一是市場對川普高關稅政策消息逐步鈍化;二是臺股7月大漲5.8%,表現優於日韓等亞股,吸引全球資金目光;三是上市櫃公司半年報亮眼,獲利與股利兼具,基本面撐盤。

據金管會統計,上半年國內上市櫃公司合計營收22.85兆元,是歷年同期最佳戰績,年增13.8%,展現強勁動能。6月底現金殖利率2.96%,加計股票股利3.1%,配息誘因強,提升臺股對長線資金吸引力。

從股市操作面觀察,7月單月外陸資也淨買超上市櫃股票2,218.6億元,累計前七月淨賣超收斂到1,004.5億元,反映實質買盤迴籠、投資信心升溫。

7月底外資累積餘額攀升到3,080億美元,約摺合新臺幣9兆2,150億元,連續兩個月守穩9兆元大關,資金迴流趨勢明確。

金管會昨(5)日公佈外資動態。回顧年初外資進出動態,1月、2月合計淨匯入40.9億美元,但3月在川普政策衝擊下單月淨匯出57.92億美元,是近三年最大單月出走。

4月再小幅流出5.47億美元,臺股一度承壓。不過隨後美方給出90天關稅緩衝期,5月起外資態度明顯轉鴿,5月淨匯入126.7億美元,寫下單月曆史最高,6月再進92.8億美元,7月接力50.4億美元,連三月呈現強勢迴流。

金管會的外資淨匯出數字,是以外資投資臺灣的「資產面」做計算,主要是外資投入本金的進出,與央行單純計算的「現金流」的盈餘匯出數字不同,被市場視爲外資對臺股基本面與政策環境的信心指標。

展望後市,法人預期,若8月美國關稅政策更加明朗、新臺幣匯率持穩,且臺灣若能爭取到與日、韓相近的稅率水準(約15%),再無更惡性的關稅利空,外資有望延續淨匯入格局,臺股後市仍具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