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外溢效應 主動式ETF得利

法人認爲,臺股強勢下的外溢效果,不僅AI相關成盤面主流,傳統消費性電子與部分非電族羣投資價值亦逐步浮現,主動式臺股ETF也水漲船高。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股主動式ETF表現

臺股第四季在美科技強勁走勢及利多消息提振下,攻上27,000點重要新高關卡,法人認爲,臺股強勢下的外溢效果,不僅AI相關成盤面主流,傳統消費性電子與部分非電族羣投資價值亦逐步浮現,主動式臺股ETF也水漲船高,面對高檔震盪格局,建議納入具成長搭配高息主題,以多策略靈活掌握輪動機會。

安聯臺灣高息成長主動式ETF(00984A)基金經理人施政廷表示,第四季AI絕對是最重要投資主軸,且爲三到五年結構性成長趨勢,尤其是伺服器供應鏈,出貨量呈現爆炸性成長;根據預估2025全年約2.5萬臺,2026年預估將達到5~7萬臺,增添長期潛在成長動能。

雖然AI很熱,但傳統消費性電子也不能忽視,尤其第四季有一些正面訊號,像是價值低波動與基本面上修的消費性電子或許有機會表現;此次蘋果新機備貨量上看1億臺,值得關注。考量蘋果供應鏈評價已相對合理,第四季如果銷售超預期,相關族羣有望享有「成長」「價值」的雙重優勢。

主動羣益臺灣強棒(00982A)經理人陳沅易指出,基於AI需求仍強勁,全球主要CSP大廠上調資本支出,加上AI所需GPU持續改款推動規格升級商機,臺廠仍可望持續受惠。投資操作宜選股不選市,可聚焦高成長低本益比及低本益比高殖利率個股。產業配置電子股仍爲佈局重點,AI概念如晶片製造、IC設計、伺服器組裝值得關注,其他如低軌衛星、電力設備等亦可留意;非電方面,可留意金融科技、營建、生技、運動休閒等區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