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恐慌指數破30 進場良機
據過往經驗,有臺股恐慌指數之稱的臺指選擇權波動指數突破30,臺股表現多拉回。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股恐慌指數升破30後大盤後續表現
第二季以來臺股表現震盪劇烈,臺指選擇權波動指數更罕見直竄衝破30,最高更曾來到近47,據過往經驗,有臺股恐慌指數之稱的臺指選擇權波動指數突破30,臺股表現多拉回,但也意味相對低點浮現,爲中長期提供進場機會,以過去6次經驗來看,指數破30進場佈局,後三個月大盤平均上漲13.7%、後六月平均上漲19.7%。
投信法人表示,在當前市場訊息紊亂下,投資情緒易受左右,在臺股投資上也更仰賴主動彈性調整,以在市況頻繁變動的環境中,穩中求進,建議善用臺股主動式ETF來因應,靈活掌握臺股行情。
主動羣益臺灣強棒經理人陳沅易指出,目前對等關稅議題已進入美國與各國談判階段,市場擔憂情緒有所改善,臺股方面,評價面已回到長期平均水準以下,企業獲利於今年仍有望保持雙位數增長,加上臺灣企業本次庫存問題不如2022年嚴重,籌碼面來看,融資金額近期仍處低檔2,100億元左右水準,在籌碼沉澱下有利後市多方格局,因此可逐步分批佈局中長線趨勢標的。
電子股中包括先進製程、IC設計、CCL、PCB、ABF、AI伺服器等可留意,非電族羣則可關注運動休閒、生技(新藥與CDMO)、行動支付領先業者等族羣。
野村投信策略暨行銷處資深副總經理黃宏治說明,統計主動式臺股基金平均報酬在過去十年漲幅達280.27%,不但領先加權指數,同時也勝過高人氣的高股息指數等,若選擇經驗豐富的臺股投資團隊,更有機會帶動基金表現更升級,例如長期排名前1/2、甚至1/4的臺股共同基金,平均總報酬潛力提升至371.53%與453.28%,有助提高下檔保護力、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度。
臺新2000高科技基金經理人沈建宏認爲,類股操作可關注AI供應鏈受惠如軟體、資安、邊緣計算、AI推理;光通訊供應鏈;關鍵零組件;半導體上游材料;低軌道衛星;高股息殖利率族羣;機器人與自動駕駛;航空股等,後續更有表現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