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科技型 閃金光

隨着全球科技產業浪潮席捲而來,臺股科技型基金近一個月反彈表現亮眼,前十強更優於大盤,特別是昨(26)日二檔千金股穎崴跟AES-KY亮燈漲停,更使市場投資人高度熱議科技基金。法人表示,透過主動式選股策略與風險控管機制,建議定期定額佈局臺股科技型基金,掌握臺灣科技產業的成長契機。

根據CMoney統計至23日,觀察臺股科技基金近一個月績效表現,包括:臺新2000高科技、摩根新興科技、野村e科技、野村高科技、富蘭克林華美臺股傘型基金之高科技、統一奔騰、匯豐龍騰電子、復華數位經濟、第一金電子、瀚亞高科技等基金,績效皆達14%以上,表現優於大盤。

臺新投信表示,AI無所不能,最關鍵的零組件半導體是未來十年成長趨勢最爲明朗的產業。野村投信分析,美國銀行分析師預估,輝達進軍沙國市場可望帶來每年30至50億美元收入,足以緩解H20被限制進入中國市場的影響,預計輝達2025年營收有望再創新高。

此外,臺灣作爲輝達最重要的合作伙伴,相關廠商可望連帶受益。不僅是輝達,超微和谷歌也參與此次美沙投資計劃,預期將帶動所有相關臺廠供應鏈的成長。

綜合統一投信、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看好AI潛力,受大型語言模型持續驚人發展,AI應用正於廣告、電子商務等領域中得到驗證,臺灣作爲全球尖端科技製造重鎮,隨着AI發展,臺股科技基金具備長線成長潛力。

安聯AI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補充,美國商務部撤銷拜登時代對中國大陸出口AI晶片的管制措施,象徵科技冷戰的鬆動,有助於重啓AI供應鏈的跨國合作與資金流動。

目前市場已部分反映相關不確定性,尤以人工智慧創新生態系爲甚,預計隨着不確定因素釐清,貿易條件逐步明朗,企業有望恢復長期成長軌道,支撐市場中期的修復與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