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科技基金奏凱歌 前五強近一個月漲逾10%

臺股科技基金奏凱歌。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股昨(4)日在AI、機器人等科技題材發酵下強勢大漲,帶動臺股科技型基金表現。法人建議,短期波動難免,但長線來看,科技、機器人等商機龐大,可趁近期拉回時伺機加碼佈局,掌握超額報酬的機會。

根據CMoney統計至3日,觀察臺股科技型基金近一個月來績效表現,包括:摩根新興科技、野村e科技、富蘭克林華美臺股傘型基金之高科技、野村高科技、臺新2000高科技等基金,績效表現達10%以上,表現優異。

另外,瀚亞高科技、統一奔騰、第一金電子、復華數位經濟、匯豐龍騰電子等基金,近月績效則介於7.9%至9.6%之間,皆優於大盤的1.6%。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分析指出,AI科技議題持續火熱,相關商機發展潛力相當龐大。以目前來看,AI科技發展還只是在成長的初升段,長期趨勢仍相當值得期待,而輝達新應用問世,也將嘉惠臺灣相關AI供應鏈。

臺股創新科技是必備投資主題,建議投資人不妨採取分批佈局、或逢修正加碼的策略,不僅分散風險,同時也能以紀律參與長線AI科技成長機會。

臺新投信表示,整體來看,雖然美國總統川普政策不確定風險仍高,且聯準會(FED)仍在觀察政策不確定下對經濟與通膨的影響,對2025年是否降息及幅度仍不鬆口,但考量融資明顯下滑,且3~5月企業營收向上,因此拉回仍應擇優佈局,可留意跌深、具股價反彈機會。

另外,看好的類股包括:AI供應鏈受惠股如軟體、資安、邊緣計算、AI推理等;其他還包括高股息殖利率族羣、光通訊供應鏈、關鍵零組件、半導體上游材料、低軌道衛星、機器人供應鏈、航空族羣等。

凱基臺灣精五門基金經理人鄭羽庭分析,在第1季財報優於市場預期下,預估第2季的企業財報將與第1季表現相當。

雖近期匯率波動,導致企業獲利承壓,但絕大部分企業獲利能力並無明顯轉弱跡象,加上美國廢除AI晶片出口管制,並宣告大膽且包容的策略與信用國家一起共享美國AI技術,有助臺灣AI相關供應鏈的股價持續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