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驚奇 逆勢冒出20千金 顯示市場追價意願仍在

臺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股昨(6)日受權值股走弱影響,終場下跌213點、收23,447點,惟千金股新增奇𬭎(3017)、旺矽兩檔,使得臺股首度出現「20千金」,成爲彙集人氣焦點。

法人指出,雖然昨天指數收黑,但千金股檔數創史上新高,顯示市場追價意願仍在,多頭結構未遭破壞。

臺股6日觀盤重點與後市展望 圖/經濟日報提供

美國總統川普預告將於臺灣時間今(7)日清晨發佈重磅訊息,加上半導體關稅揭露倒數,以及臺積電2奈米技術外流與川普「幫臺積電加碼美國投資至3,000億美元」等消息紛擾,使得臺股昨天早盤開低217點,盤中一度下跌227點,終場收跌0.9%,成交量萎縮至3,611億元,呈現「價跌量縮」格局。

盤面上,臺積電、聯發科等大型權值股回檔壓抑指數;族羣中,軍工、BBU、風電、新臺幣升值概念、重電股走強。

散熱大廠奇𬭎終場大漲28元、收1,005元天價,首度站上千元大關,加上旺矽攻上漲停價1,095元收市,重返千金股之林,使得臺股首度出現「20千金」。

三大法人昨日合計賣超臺股114.9億元。其中外資賣超108.2億元,由買轉賣。投信買超18億元,連九買、累計買超193.5億元;自營商賣超24.8億元,由買轉賣。八大公股行庫則買超16.4億元,由賣轉買。

綜合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臺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等市場名師觀點,近期外界對臺灣的「掏空論」憂慮其實過於誇大。從產業佈局來看,臺灣長期深耕全球供應鏈,並非依賴單一市場。

靠近市場、貼近客戶,並同時兼顧成本效益與規模經濟,正是全球物流與生產整合的核心精神,也是臺灣當前策略轉型的重點方向,在效益逐漸浮現下,將嘉惠臺股基本面表現,因此預期臺股後市仍將長線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