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基金 強棒出擊

臺股基金 強棒出擊。聯合報系資料照

臺股昨(5)日隨國際股市重殺,綜合合庫、富邦、統一、街口等今年績效優異的投信業者對臺股看法,下挫應屬於漲多回檔,多頭格局仍未變,長線而言,股價終將回歸基本面。

續看好AI帶來的龐大商機,須留意市場正從期待AI階段開始進入檢驗AI變現能力的階段,建議若短期出現顯著拉回,反而可視爲分批佈局良機。

根據Lipper統計至3日,今年以來,臺股共同基金前十強績效表現在49%之上,其中,合庫投信旗下的合庫臺灣、合庫臺灣高科技,兩檔繳出超過63%的亮眼表現,五成之上有街口臺灣、街口中小型、富邦日盛、富邦新臺商、野村臺灣運籌、野村鴻運、元大多多基金。

合庫臺灣高科技基金經理人顧克勤說,近期臺股進入第3季財報公佈高峰期,企業獲利與展望是否高於預期,對股價的影響性正在擴大中,市場恐較震盪。由於臺股創歷史新高,因此選股優於選市更爲重要。

富邦投信表示,從目前市況各指標都顯示市場資金充沛,此將成爲臺股多頭續強助力;而2026年科技仍是核心資金配置首選,其中又以AI供應鏈、無人機、機器人爲核心關鍵性行業,惟指數評價已來到高位,研判後續將呈現類股輪動加劇、震盪擴大。

統一經建基金經理人楊孟喬指出,臺股指數進入大箱型區間震盪,主要出自兩大因素:首先,美聯準會鮑爾發言偏鷹,導致市場對12月降息預期下修,失望情緒引發美股修正,連帶使臺股承壓;其次,則是10月以來股市快速上漲,吸引投機性資金進場,較容易對消息面的變化過度反應,造成臺股波動放大。

街口投信指出,展望第4季,AI伺服器、高階封裝與雲端資料中心擴產,將繼續推升臺股出口與資本支出表現,支撐中長期多頭格局。建議投資人持股以科技股爲核心,並透過換股操作因應市場震盪;非AI族羣則需嚴控配置,以降低不確定性風險。

顧克勤表示,目前選股仍優先選擇2026年有強勁的營運成長動能足以支撐獲利上修帶動股價上漲的公司,看好半導體測試鏈、AI電力、散熱、高速高頻寬的資料傳輸能力、ODM等族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