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基金 魅力無法擋
臺股第4季以來維持新高震盪格局,其中臺股基金表現更爲突出,平均報酬打敗臺股大盤,成爲理柏環球分類表現最佳的主要基金類型。
截至5日,理柏資訊統計,臺股大盤第4季以來上漲7.4%,環球分類的臺股中小型股票、臺灣股票分別以10.4%、9.6%分居主要類型的冠亞軍(排名評比剔除不足五檔之基金類型)。佈局涵蓋全球科技股的資訊科技股票同期間報酬也有6.4%,表現不俗。
進一步觀察臺股中小型股票、臺灣股票基金第4季以來績優標的前五名,報酬率皆有兩位數,其中復華、統一、合庫投信各有兩檔基金進榜,表現相對突出,近一季更有二到四成的突出表現並優於臺股大盤。
近一週臺股大盤受AI科技股估值過高疑慮等消息面干擾,出現第4季以來較大震盪幅度,不過,加權股價指數仍力守在月線之上。
展望後市,復華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呂宏宇表示,雲端服務商(CSP)公佈財報,雖然受到費用認列及能否再給出更高期待等因素造成股價表現分化,但皆上修資本支出,反映AI產業應用還在主升段,加上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也表示,當前AI行情與2000年網路泡沫不同,進一步支持市場投資信心。
呂宏宇指出,AI龍頭指標輝達在GTC大會持續釋出成長動能,預估臺股也將持續受惠AI趨勢,進一步帶動企業獲利成長,使臺股維持多頭走勢,仍看好具寡佔優勢的AI供應鏈題材表現機會,若遇市場震盪建議可偏多操作,或透過定時定額等投資方法佈局。
迴歸基本面,聯邦投信行銷業務處產品協理何彥樟表示,臺灣第3季經濟成長表現亮眼,GDP年增率達7.64%,遠超主計總處原先預估的2.91%。主要推力仍來自出口擴張,AI伺服器與高階晶片需求強勁,使商品與服務輸出年增率高達30.6%。財政部也預期10月出口金額將達528至549億美元,年增率可望維持在28%至33%區間。
何彥樟提醒,根據Bloomberg統計,過去15年臺灣加權報酬指數單月漲幅超過9%的情況共有六次。歷史經驗顯示,大漲過後市場往往進入整理,其中有五次隔月下跌,平均回檔約2%至3%,僅一次維持正報酬。這意味着漲勢過急時市場情緒與籌碼面容易波動,投資人應保持紀律,避免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