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ETF前九強 績效漲逾一成
臺股示意圖。 圖/AI生成
受到美股整理影響,加上等待聯準會會議記錄公佈,臺股昨(19)日早盤再度改寫新高後,買盤追價意願不高,指數由紅翻黑。不過近期臺股攻高,資金重回權值股,也推動今年來有九檔臺股ETF漲幅超過一成。
根據CMoney統計截至8月19日,今年以來加權報酬指數上漲8.39%,同期間ETF平均漲3.57%,贏過指數的有21檔,佔比28%,其中,前九強漲幅在一成之上,依序爲國泰臺灣科技龍頭13.9%、兆豐藍籌30漲12.6%、中信小資高價30漲11.4%、元大臺灣50漲11%、元大電子10.9%、富邦臺灣優質高息10.8%、永豐智能車供應鏈10.35%、國泰股利精選30漲10.3%、野村臺灣新科技50漲10.04%。
臺股ETF今年表現
前九強中以科技主題爲多數,也反應AI趨勢行情,其中,今年以來表現最搶眼的國泰臺灣科技龍頭,若從4月9日低點的17.16元,截至今年高點的27.64元,漲幅達61%,主因其成分股不僅「護國神山」臺積電續創佳績,臺達電、鴻海、臺光電等重要個股也漲勢凌厲;若回顧過去三年(2022/8/15~2025/8/15),期間累積報酬率122.16%,遠勝臺灣加權指數的73%,主題型ETF中脫穎而出,吸引投資人高度關注。
展望後市,國泰臺灣科技龍頭經理人蘇鼎宇表示,國泰臺灣科技龍頭打包AI晶片、零組件、組裝與電力備援模組(BBU)等完整供應鏈,如今AI技術加速導入製造、通訊、雲端等領域,臺灣企業積極佈局全球供應鏈,相關產業皆具備長期成長潛力,建議投資人可透過定期定額、逢低加碼的方式,參與科技主流趨勢,分散進場時點、降低波動風險,長期累積AI產業紅利。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張繼文表示,相較於全球與亞洲電子業PMI近期走勢下滑,臺灣的電子業的PMI仍在50榮枯值以上,表現相對出色。顯示AI的需求相當強勁,這也是第3季乃至於中長期的投資主軸。電子股中AI相關(AI伺服器、高效運算、ASIC、先進封裝測試供應鏈)最爲看好,若股價短線因漲多而拉回,反而是中長線佈局良機。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