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 ETF 低接買盤湧現
臺股ETF 低接買盤涌現。聯合報系資料照
美股拉回、AI傳雜音、觀望聯準會態度,加上自低點已經累計超過四成的反彈幅度,臺股昨(20)日下殺728點,雖然跌點寫下第11慘,但歷經過4月的殺跌停的洗禮,部分買盤勇於趁拉回加碼臺股,臺股相關ETF獲得逾50億元的淨申購。
臺股下跌2.9%,投資臺股的ETF平均跌幅爲2.1%,除了四檔反向商品外,其餘全數拉回,原型相關商品跌幅介於0.4%至4.2%間,槓桿商品跌幅則在5%以上。
觀察近期臺股ETF的資金流向,據統計,昨日合計淨申購達50.3億元,這是自6月29日以來單日最大的淨申購表現,昨日共有13檔臺股ETF獲淨申購。
以個別標的來看,前五大爲元大高股息(0056)22.88億元、國泰永續高股息20.39億元、元大臺灣50達7.18億元、主動統一臺股增長5.52億元、國泰臺灣加權正2達4.67億元;其餘依序是富邦特選高股息30、國泰臺灣科技龍頭、羣益臺灣精選高息、FT臺灣永續高息、中信關鍵半導體、主動野村臺灣50、聯邦臺精彩50、主動羣益臺灣強棒,金額落在0.06億元至4.2億元間。
進一步檢視類型,高股息仍然是目前投資人的加碼首選,一共五檔入列,再來是主動式,也有三檔上榜、主題式和市場指數則分別有兩檔入列、槓桿也有一檔。
展望臺股後市,國泰投信ETF研究團隊指出,生成式AI正如同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5G與雲端等重大科技突破,將持續驅動臺灣關鍵供應鏈升級,進而帶動臺股長期上行動能。
臺灣企業積極佈局全球,臺積電在日本熊本設廠、鴻海與輝達合作伺服器代工、臺達電深耕電源與散熱,皆展現臺廠在全球AI供應鏈的關鍵角色。隨着美中貿易格局重塑、資金去美元化趨勢加速,臺股在全球資產配置中的吸引力持續提升,握有完整的科技龍頭股的ETF,有望持續受惠全球資金流入與AI產業的成長動能。
主動統一臺股增長經理人陳釧瑤表示,短線預計呈現高檔震盪,且類股輪動加劇。因此,投資策略採選股不選市,並以AI相關類股爲核心。在美國雲端服務大廠資本支出持續增加的背景下,使AI保持強勁需求,帶動相關供應鏈營收及獲利成長。他也強調,面對市場震盪時,主動式ETF因操作相對彈性,較能快速應對股市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