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創新高還能買什麼?股添樂:AI仍是主流、高股息與美債反成新機會

臺股1個半月漲破2萬8!《股添樂》點出五大方向:AI續熱、傳產落後補漲、高股息與美債成資產配置關鍵。(中央社)

臺股再創歷史新高,指數短短1個半月從2萬5飆上2萬8,許多投資人開始擔心行情過熱,甚至連市值型ETF買盤都出現猶豫。《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最新影片指出,就算資產普遍昂貴,市場仍存在五大可佈局方向,從AI延伸產業到全球ETF、高股息與美債,都有不同屬性投資人可參考的機會。

AI仍是主流 但焦點轉向二三線族羣

節目指出,雖然科技龍頭估值已在高點,但AI需求仍強勁。當臺積電等「老大」接單滿檔,二三線廠如散熱、伺服器ODM、光通訊、記憶體等族羣將受惠。近一月來,日月光、國巨、奇𬭎、旭隼、華城等漲幅甚至超越龍頭股。主持人強調:「大哥漲多了換二哥漲,高價漲完換低價,市場仍有輪動空間。」

傳產族羣有機會落後補漲

若排除科技與金融股,傳產今年幾乎「沒感覺到新高」。但這也代表估值相對便宜,特別是受關稅衝擊的族羣,如工具機、汽車維修或重建概念股。主持人提醒:「便宜代表逆風,要挑有題材支撐的,例如戰爭重建、世足賽或關稅緩和,纔有機會反彈。」

全球ETF分散風險、平衡報酬

股添樂建議,當臺股估值高企,投資人可考慮全球化配置,參與落後補漲行情。例如美國VT、VWI、WSML等ETF,分散投資已開發與新興市場,有效降低波動。「這不是追報酬,是在高點市場中降低風險。」

高股息ETF被低估 反成穩定配置選項

雖然今年高股息ETF表現普遍落後,但他認爲「少賠就是賺」。如0056、00919、00946等商品多爲低波動或品質型選股,雖然短期不受青睞,但空頭時期往往勝過大盤。股添樂提醒:「當資產到一定水準後,重點是穩健成長,不是極致報酬。」

美債與投資級公司債迴歸舞臺

被「鞭最慘」的美債,如今殖利率已穩在3.5%至4%以上,投資級公司債殖利率甚至達6%。他舉例:「羣益ESG投等債20+(00937B)殖利率約6%、漲幅約15%;國泰10Y+金融債(00933B)殖利率5.3%、漲幅約13%。」若想避開匯率風險,短天期美債或新臺幣高利活存(約2%)也可納入保守配置。

臺股雖屢創新高,但市場結構並非全面泡沫。AI輪動、傳產修復、全球分散與高息債配置,反而爲不同屬性投資人提供佈局彈性。短線不盲追、高點不恐慌,能調整心態、理解資產週期的人,纔是真正能在多頭尾聲仍站得穩的投資者。

◎本文內容已獲 股添樂 股市新觀點 授權改寫,原出處於此;未經同意禁止取用轉載。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