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本益比低於十年均值 主動式 ETF 佈局時機浮現

第2季以來受到美國對等關稅、匯率急升等雜音接連干擾,臺股目前本益比已低於過去十年平均,隨關稅利空漸爲市場消化,市場氣氛有所緩和,加上臺廠基本面仍穩健,投資題材多元,現階段不失爲逢低佈局主動式臺股ETF的契機。

財富管理專家說明,根據過去十年來統計,當臺股當前本益比低於過去十年平均本益比時,進場投資後續都有不錯表現,持有三個月平均報酬率爲1.4%、六個月爲2.9%、一年達8.2%、二年與三年更分別有21.9%和31.7%,投資人不妨把握機會透過主動式臺股ETF來參與,卡位臺股後市行情。

臺股低於十年平均本益比進場表現

主動羣益臺灣強棒ETF(00982A)經理人陳沅易表示,雖然關稅不確定性仍牽動市場投資情緒,不過近期美方政策立場已有軟化,加上廠商也已陸續進行供應鏈的調整來因應,市場最恐慌的時刻已過,現階段正可利用回檔之際重新尋找價值被錯殺的好公司。

後續來看,基於全球AI趨勢不變,臺灣仍扮演關鍵供應鏈角色,故電子族羣中包括先進製程、IC設計、CCL、PCB、AI伺服器等可留意,非電族羣則以運動休閒、生技(新藥與CDMO)、行動支付領先業者等族羣可保持關注。

陳沅易指出,面對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投資思維也要與時俱進,並主動出擊以應萬變,主動式臺股ETF正是可多加運用的工具。

有別於被動式ETF以追求特定指數爲投資目標,持股調整受限於指數規範,主動式ETF可依景氣變化、市場環境來動態調整持股,力求極大化短中長期績效表現。

統一臺股增長主動式ETF經理人陳釧瑤表示,不確定性因素解除前,臺股短線預計仍呈現區間震盪。以基本面來說,廠商爲了避開高關稅的進口成本,在對等關稅暫緩期間提前拉貨,加上市場需求保持穩健,使主要企業第2季展望仍維持正向。

不過,近期訪查臺股供應鏈,發現企業下半年展望還不明朗,爲後市增添不確定性。

看好股價已經跌深,評價具備吸引力,且第1季獲利優於預期的個股。而第2季展望樂觀的AI類股,也具備表現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