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5月大反彈 11檔市值型ETF漲贏大盤
臺股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歷經4月全球股市大震盪後,臺股5月大幅反彈5.5%,市值型臺股ETF同步勁揚,多達11檔股價漲幅打敗大盤。投信法人認爲,臺股在端午節後持續震盪,主要反映國際消息面,投資人可留意拉回時點加碼,或透過定期定額分批佈局。
觀察5月前掛牌的主要市值型臺股ETF,5月以FT臺灣Smart(00905)漲幅8.1%居冠,其次爲保德信市值動能50股價漲幅8%。此外,富邦臺50、元大臺灣50、中信臺灣智慧50、元大MSCI臺灣、聯邦臺精彩50、富邦公司治理、富邦摩臺等七檔漲幅介於6~6.7%間,國泰臺灣領袖50、永豐臺灣加權的漲幅各達5.7%、5.5%,亦超越大盤。
5月打敗大盤市值型臺股ETF
6月開局前兩個交易日,臺股延續高檔震盪格局。富蘭克林華美投信表示,關稅利空已經逐漸鈍化,從美國總統川普針對歐盟的關稅措施延後、陪同出訪的美企在中東大賣人工智慧(AI)晶片等動向來看,關稅對川普只是談判手段。
展望臺股後市,富邦臺50(006208)經理人洪珮甄指出,主計總處公佈第1季GDP達到5.48%,優於上個月所預估的5.37%,並預估2025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將達到3.10%,全年可望「保3」。臺灣若可以維持3%以上,將優於亞洲多數國家,顯示臺灣的經濟動能仍然強勁。儘管近期貿易戰有升溫跡象,受到國際紛擾影響,大盤短線有震盪拉回可能,但由於臺灣基本面強勁,建議維持大型股投資配置,除減少投組波動度,也捕捉長期增長空間。
投信法人認爲,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說變就變,導致今年股市變化莫測,連機構法人都難以預測走勢,一般投資人更不需要冒着風險想追高、抄底,建議跟隨市值型ETF的腳步,貼合著臺股中長期基本面佳的漲升趨勢,能與市場一起分享資本利得果實。尤其資金較有限的小資族可以定期定額、分批買市值型臺股ETF存股,因市值型ETF重在長期投資、買在相對低點,透過定期定額的方式能有效分散風險、妥善配置資金。
※免責聲明:本文僅爲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