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鋼科大沒通過教育部評鑑 教團籲穩定投入資金扭轉頹勢
高苑科大去年在臺鋼集團接手後,成爲全國第一所解除專案輔導的大專校院,並更名爲臺鋼科大。(資料照/高苑科大提供)
高苑科大去年在臺鋼集團接手後,成爲全國第一所解除專案輔導的大專校院,並更名爲臺鋼科大,不過傳出未通過教育部公佈最新科技校院評鑑報告「校務經營與發展」評鑑。私校工會表示,該校在評鑑中有10多個項目未通過,代表改善不如預期,反映出教育部擔憂後續辦學情況,建議董事會能像中信集團承諾中信金融學院5年捐資3億,才能真正扭轉困局。
教育部近期公佈112學年科技校院評鑑報告,臺鋼科大在評鑑中有10幾項未通過或有條件通過,尤其在「校務經營與發展」項目未通過,缺失包括校務發展計劃仍未配合學校定位調整、生源萎縮導致教學、營運成本增加,加上之前逐年縮減教師研究績效獎勵經費,導致研究量能下滑,不利於產學合作。
私校工會理事長吳忠春指出,臺鋼科大目前雖然因爲臺鋼集團接手而暫時解決財務危機,也因此免除專輔,但從評鑑報告上顯示,評審委員認爲董事會對老師與產學合作的獎勵不足,導致學術研究與量能無法產生,也擔憂少子化加上學生人數偏少,影響學校後續經營。
吳忠春建議,該校如果想要翻轉現況,最好的方式就是董事會能像中信集團當初針對中信金融學院承諾5年捐資3億,透過董事會穩定投入資金,讓教師安心投入教學與產學合作計劃,學生也可安心就讀,免於再度被列爲專輔學校名單,也可做爲未來其他有意協助私校轉型企業的典範。
吳忠春強調,以目前少子化的趨勢,臺鋼科大重新招生的前幾年,學生人數應該尚未達經營成本規模,也就是想要維持學校正常營運(還提供學生免住宿/國立收費等等福利措施),學校未來幾年一定還有資金缺口,所以董事會應該要再校務5年計劃中,承諾持續對學校捐資來讓學校校務導入正軌(例如每年捐資6000萬至1億元) 。
臺鋼科大則迴應,去年6月臺鋼集團接手,資金到位,教職員欠薪等各項缺點均已改善。 同時學生學習權益、課程與教學優化、重新設定學校發展方向、各單位瘦身和提 高效率、改善校園環境、集團各種資源導入等,各項缺失都已逐項改善。校方將於 114 年再次辦理自評,並申請複評,讓各種評鑑指標均能全數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