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造成大量太陽能板受損 童子賢這樣看
臺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童子賢。 記者吳凱中/攝影
颱風丹娜絲過境,造成南部地區嚴重災情,其中包含太陽光電設施受損,估算總數約14.5萬片,後續如何處理引發關注,對此,臺灣玉山科技協會理事長童子賢17日重申,任何能源若要稱爲「綠能」,都必須對環境友善,但臺灣沒有足夠土地設置這麼多太陽能板。而這次颱風算是一個壓力測試,一次颱風就把設置好不到三年,投資了很多錢的各種設施給破壞掉了。
童子賢17日出席「個資法論壇: 我國個資保護的新階段~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的成立與挑戰」,會後接受媒體提問,迴應有美國AI投資,及颱風造成南部太陽光電設施損壞後續處理問題。
童子賢重申,任何能源如果要稱爲綠能,必須要展現出對環境友善這點。從正面的來講,太陽能跟風力發電都是綠能,就是不排碳,所以它可以是對地球暖化友善的一個幫助者,「但我們也清楚,把它形容成是完全的循環能源的話,這個觀念只對一半。」
童子賢說,取之不盡的只有太陽,太陽能板本身不是取之不盡的,可以循環的只有太陽,太陽能板本身是不循環的,核能電廠可以用五十年到七十年,那太陽能板頂多用二十年,若要滿足臺灣現在全部用電,全部用太陽能兌現的話,會需要10.5個臺北市左右大小的面積,「臺灣寸土寸金,哪來10.5個臺北市大小的土地?」
其次,太陽能板20年使用壽命到了,或者20年使用壽命沒有到,而發生像最近的天災,產生那麼多的太陽能板垃圾,你還得再找足夠大的土地把它掩埋起來,每20年來就要重複一次。「我們沒有足夠的土地面積來設置這麼多太陽能板!」
童子賢表示,之前有一股追求綠能的熱潮,在這個熱潮之下,第一、不做環境評估就通通放行,這是有一點可怕。第二、一味把它貼上循環能源、綠色能源的標籤就廣泛設太陽能板。
他說,目前太陽能加風力大概佔臺灣發電量約6.5%,但已經佔了臺灣很多魚塭、池塘、山坡地,造成種種環境破壞,「在這個情形下,你要達到100%,那個環境付出的代價是很大的。」
童子賢強調,臺灣土地面積就是小,藉由這次颱風算是一個壓力測試。一次颱風就把設置好不到三年,這個投資了很多錢的各種設施給破壞掉了,「那天我聽到主管機關振振有詞說,要他們48個小時內清理完畢,但我在想48天都未必清理完畢。」
此外,針對川普AI投資計劃,童子賢指出,臺灣在過往全世界的科技產業發展的過程裡面,一直扮演全球科技產業發展的一個好夥伴。現在這個階段,AI是科技產業發展的一個重點。臺灣當然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
延伸閱讀
輝達 H20 銷售中國大陸 童子賢:中美妥協、避免火車對撞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