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與中歐鐵路暫停牽動航空貨運供應鏈 十一長假正好清理積壓

▲今年航空貨運旺季有提早結束現象。(圖/取自遠雄港官網)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大型航空貨運承攬業者指出,今年中國十一長假前航空貨運並未出現出貨潮,但因上週超級強臺「樺加沙」與中歐班列暫停事件,讓航空貨運供應鏈受到干擾,積壓了一些貨載,正好藉着8天長假清一清,不過因爲今年沒有出貨潮,目前臺灣市場運價較9月初下跌約23-25%。

9月初因爲是AI相關貨品、消費性電子與資通訊產品趕在聖誕節運往美國的旺季,美國線運價調升約15%,當時美西線每公斤約新臺幣220元,美東約240元,油料附加費33元外加,目前美西線回落至170元,美東線180元,32元油料附加費外加。

攬貨業指出,9月與10月原是航空貨運旺季,今年因爲對等關稅,上半年已經有很多貨載搶運,加上美國取消800美元以下小包裹關稅豁免,讓電商貨驟減,有旺季提早結束現象,是因爲颱風與中歐班列暫停積壓了一些貨載,讓運價不致於下修的太快。

中國大陸將超級颱風名爲「拉格沙」(Ragasa),颱風於9月22日登陸菲律賓,並於次日登陸香港、澳門和中國南部。

中歐班列暫停事件則是因爲俄羅斯與白俄羅斯「西方-2025」聯合軍演及後續無人機越界事件,波蘭自9月12日起關閉包括公路與鐵路在內的全部波白邊境口岸,聯合軍演18日結束後,波蘭方面並沒有宣佈開放與白俄羅斯的邊境口岸。

9月22日,波蘭副總理兼國防部宣佈,史上首次波蘭-瑞典「哥特蘭哨兵」聯合軍事(Gotland Sentry)演習正式啓動,直到25日凌晨才重新開放與白俄羅斯的邊境口岸。在暫停期間,部分急貨轉往空運。

經過一週的清運,目前大陸市場航空貨運運價遠低於臺灣市場,上海到美西全包運價每公斤約人民幣24元,換算新臺幣僅約102元,美東約人民幣26元,約新臺幣111元;歐洲線運價更差,僅約人民幣19元,約新臺幣81元,臺灣市場歐洲線還能收到160元外加32元油料附加費,主要是因爲臺灣還有伺服器等電子產品在運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