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假因地制宜易惹民怨 立委提議迴歸氣象署統一宣佈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審查《氣象法》修正草案。(圖/記者周湘芸攝)

記者周湘芸/臺北報導

上月臺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北部及東半部連日降下豪大雨,部分縣市風力及雨量達停班課標準,但未放假引發民怨。立委今質詢表示,地方判斷放假標準是根據氣象署資訊,若迴歸由氣象署統一宣佈,可降低地方首長壓力。

颱風期間是否放假往往是縣市首長一大考驗,上月20日風神臺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北部及東半部連日降下豪大雨,21日包括基隆市、臺北市山區、新北市、桃園市山區、新竹縣山區、宜蘭縣山區均達停班停課標準,但北北桃僅宣佈部分地區停班課,引發大批民衆涌入首長臉書抱怨。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審查《氣象法》修正草案,立委洪孟楷質詢提到,颱風是否停班停課要綜觀很多因素考量,縣市首長判斷最大依據是什麼?氣象署長呂國臣表示,過去跟地方政府交流時,主要會提供風力及雨量預報,爲颱風期間地方政府參考的重要依據。

洪孟楷接着說,以前臺風假是由中央統一,後來爲了因地制宜改由地方各自宣佈,但也造成地方首長的壓力,既然地方的放假判斷依據是來自氣象署預報,未來是否就回歸中央氣象署宣佈,地方首長就不會有任何壓力考量。

呂國臣則說,停班停課決策困難,氣象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另外還有生活圈、水電維生等也要考慮,不是氣象署能單就天氣進行考量。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今審查《氣象法》修正草案,包括將高溫納入災害天氣,未來可依法發佈高溫特報;提高民間參與,讓民間機構得參與氣象業務;氣象署得本互惠原則,與外國或國際氣象業務機關(構)談判、簽訂氣象業務合作協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