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百合生成 吳德榮:朝日本移動對臺無影響

氣象署今天凌晨2時發佈輕臺百合生成訊息。氣象專家吳德榮表示,百合將朝日本本州及北海道近海移動,對臺無影響;15日至17日爲晴午後多雲仍炎熱,午後山區有局部雷陣雨。

交通部中央氣象署發佈颱風生成訊息,原位於日本南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已於凌晨2時發展爲今年第5號颱風百合(NARI),中心位於臺北東方2100公里,向北北東轉北北西進行,朝日本東方海面前進,對臺灣無影響。

氣象署併發布高溫資訊,西南風沉降影響,天氣高溫炎熱,臺東縣有焚風發生的機率,今天中午前後臺北市、新北市、臺南市、高雄市、臺東縣爲黃色燈號,注意攝氏36度以上高溫。

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泄天機教室」專欄表示,輕臺百合將偏北前進,明天、15日掠過日本本州及北海道東方近岸及近海,再向東北遠離,對臺灣無威脅。

吳德榮指出,最新歐洲模式模擬顯示,今天晴朗炎熱,全臺最高溫達38度,要注意防曬、防中暑,午後山區偶有短暫陣雨或雷雨的機率;明天多雲時晴仍炎熱,水氣略增,清晨、上午西半部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午後山區有局部雷陣雨,偶有擴及部分鄰近平地的機率。

吳德榮表示,最新模式模擬顯示,15日至17日爲晴午後多雲仍炎熱,清晨、上午中南部因陸風與西南風輻合有局部短暫降雨的機率,午後山區有局部雷陣雨,偶有擴及部分鄰近平地的機率。

吳德榮指出,18日之後的天氣,與「季風低壓」及在其中發展的「熱帶系統」動向有關,需再觀察。

吳德榮說明,最新各國模式模擬18日起「季風低壓」逐漸北移,歐洲模式及美國模式未來第6至10天的模擬顯示,在其中發展的「熱帶系統」位置及動向並不一致,對臺的威脅雖不完全相同,但絕不可小覷,模式還會繼續調整,需密切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