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法文化獎」續約5年!李遠:藝術是臺灣通往世界最短距離

▲「第28屆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鐵胡萬、蔡博丞獲獎。文化部長李遠出席主持並簽署續約協議。(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巴黎報導

臺灣文化部、法蘭西學院人文政治科學院共同舉辦「第28屆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在法國時間8日晚間舉行,由對臺灣電影癡狂長達32年的「法國維蘇亞洲國際影展」創辦人鐵胡萬、臺灣編舞家蔡博丞獲獎。文化部長李遠出席主持,並簽署未來5年(2026-2030)續約協議,提到「藝術,是臺灣通往世界的最短距離」。

▲李遠(右1)簽署未來5年(2026-2030)臺法文化獎續約協議。(圖/文化部)

李遠本年首次赴法主持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並與法蘭西學院終身秘書博恩那.史蒂恩共同簽署未來5年(2026-2030)續約協議。「臺法文化獎」的設立,建立在於臺法雙方共享的人文主義、民主政治2大價值,再度簽署續約協議,也象徵臺法關係的蓬勃發展、永續經營。

●得獎者鐵胡萬:爲臺灣電影癡狂超過30年

第28屆臺法文化獎得獎者尚馬克.鐵胡萬(Jean-Marc Therouanne),是一名對臺灣電影與文化莫名「癡狂」的法國人,觀賞、研究、探索臺灣電影超過30年。

▲鐵胡萬對臺灣電影狂熱超過30年,長年舉辦影展介紹臺灣電影。(圖/文化部)

他1995年與妻子共創「維蘇亞洲國際影展」,被譽爲法國10大電影盛事之一,也是歐洲歷史最悠久的亞洲電影節。在32年曆程,還策劃了80部讓他心動不已的臺灣電影,並撰寫了超過300頁的評論與介紹。

包括從臺灣新浪潮電影的代表侯孝賢,到近年最受注目的原住民新銳導演陳潔瑤等,在鐵胡萬的堅持與努力之下,使法國觀衆得以深入瞭解臺灣的多元電影語言,讓臺灣的電影成就被國際所肯認。

▲鐵胡萬表示,自己對臺灣的熱情說不上理由。(圖/文化部)

他表示,自己對臺灣的熱情說不上理由,他在童年時,5、60年代冷戰時期,第一次從家裡收音機聽到「福爾摩沙」的名字,再到青少年時期,深深爲動盪不安的世界歷史着迷,尤其對華人世界部分更有感,因此亞洲,尤其是「臺灣」從此成爲他研究的對象,也是他迷戀之處。

鐵胡萬也曾與臺灣電影導演、演員、製片人等會面交流,他分享,這些獨一無二的時刻,是驚喜、是感動,也是他作爲一位文化傳播者無比珍惜的機遇。

▲鐵胡萬(中)獲得臺法文化獎。(圖/文化部)

▼鐵胡萬獲得「第28屆臺法文化獎」影片:

●得獎者蔡博丞:讓臺灣舞蹈走向世界

另一名得獎者爲臺灣編舞家蔡博丞,他在2014年創立丞舞製作團隊「B.DANCE」,擔任藝術總監及編舞家,曾以「浮花」獲得2014年德國斯圖加特國家劇院觀衆票選第1名,更憑作品「怒」獲法國表演藝術專業評論協會評選爲2019至2020年「年度新銳編舞家」,在歐洲演出經常一票難求。

▲臺灣編舞家蔡博丞獲得「臺法文化獎」。(圖/文化部)

蔡博丞分享,自己的作品是在歐洲獲獎後,回臺灣才受到重視;而出國表演固然開心,但目標並不是「走到國外的最高殿堂」,而是想把臺灣的作品「帶到世界各個地方」,走進不同國家的鄉間也可以。

他提到,編舞作品雖然打破常規、顛覆視野,不過靈感元素很多來自臺灣的精神、文化、社會事件。像是「浮花」靈感來自放水燈的民俗,「怒」的靈感來自小燈泡的社會事件。蔡博丞說,知道藝術無法拯救或改變過去,但可以撫慰人心。

▲「第28屆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蔡博丞(中)獲獎。(圖/記者林育綾攝)

蔡博丞說,作爲一位青中生代的創作者,能在此刻獲頒臺法文化獎,對他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也提醒創作不僅是自我表達,更是迴應時代與社會的一種方式,是持續耕耘、傳承與推動文化的責任所在。

他特別感謝文化部、國藝會長年的支持,讓藝術得以在臺灣不斷紮根、向世界發聲;也謝謝所有陪伴B.DANCE走過高低起伏的朋友與觀衆信任與支持,才能在藝術的汪洋中不斷航行。

▼蔡博丞獲得「第28屆臺法文化獎」影片:

●李遠:藝術是臺灣通往世界最短距離

「臺法文化獎」由文化部與法國法蘭西學院共同辦理,目的在表彰於法國、歐洲及臺灣,推動臺灣文化藝術有特殊貢獻的機構或人士。每屆得獎者皆由臺法評審委員共同遴選,於法蘭西學院舉行公開授獎典禮。自1996年起每年頒發「臺法文化獎」,迄今將邁入第29屆,獎項自2006年獎勵範圍擴及爲全歐洲。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首次以文化部長身份,站在法國最具歷史與聲望的學術殿堂法蘭西學院,向所有致力於臺灣與歐洲文化交流的朋友們,致上最誠摯的感謝,對他而言是一個無比榮幸的時刻。更引用法國著名作家、文化部首任部長馬勒侯(André Malraux)所說的「藝術,是人與人之間最短的距離」,表示「今天,我們也要驕傲地說,藝術,是臺灣通往世界的最短距離」。

▲「第28屆臺法文化獎頒獎典禮」立法院友法小組成員林楚茵、吳沛憶、林宜瑾、李柏毅、沈發惠等特別到場支持。(圖/記者林育綾攝)

李遠分享,今年也是「臺灣歐洲文化年」,臺灣文化部結合外交部、駐歐洲30個使館與辦事處,在歐洲26個國家,舉辦超過70場臺灣藝術活動,讓歐洲民衆體會臺灣的文化底蘊,也連結在民主多元文化價值上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