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原民急難救助金未編列預算 議員籲列常態支出
「原住民族急難救助金」主要協助因死亡、重病、重大災害、失業或失蹤等突發事件而陷入困境的族人,提供即時援助,維持基本生活並協助自立。圖/翻攝自縣府原民處官網
臺東縣政府原住民族處每年均編列「原住民族急難救助金」,協助族人面臨緊急危難時渡過難關,落實照顧原住民族生計。不過,縣議員楊清順在定期會中發現,明年度相關預算竟未編列,質疑此舉恐嚴重影響族人權益。
縣府原民處說明,中央原民會因整體預算重新檢討,調整部分一般性補助經費,使得明年未再補助縣市政府辦理「原住民族急難救助金」;縣府因此未另行編列該項預算,並依中央指示將相關急難救助需求,納入社會處一般救助項目中,讓有需要的族人仍可持續獲得協助。
原民處指出,中央原民會自25年前設置「原住民族急難救助金」以來,已協助全臺超過50萬人次原住民家庭,對族人生活安全有重要貢獻。該計劃主要協助因死亡、重病、重大災害、失業或失蹤等突發事件而陷入困境的族人,提供即時援助,維持基本生活並協助自立。
楊清順表示,近期他協助族人申請救助金時,卻發現相關經費已用罄且無新預算可申請,令人擔憂。他批評說,「這麼重要、與族人生計息息相關的福利政策,怎麼能說停就停?這是漠視族人權益的做法。」他並要求縣府主動向中央反映,積極爭取恢復補助。
他強調,原住民族少了這筆急難救助經費,等於失去了「最後一道防線」,恐使社會安全網弱化,族人面臨長期貧困的風險。他呼籲中央與地方應正視問題,將原民急難救助列爲「法定常態支出」,不得任意刪減,讓預算具有保障性與延續性,確保族人的基本生存權與尊嚴不受影響。
臺東縣議員楊清順(左)在定期會中發現,明年度相關預算竟未編列,質疑此舉恐嚴重影響族人權益。圖/翻攝自臺東縣議會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