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政府推動大翅鯨保育 目擊回報助力海洋生態研究

▲24日有民衆在長濱八仙洞岸邊拍攝到大翅鯨躍身擊浪。(圖/臺東縣政府提供)

記者楊漢聲/臺東報導

爲持續瞭解臺東海域大翅鯨的現況,臺東縣政府今年度再度獲得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補助,推動「大翅鯨海洋保育教育推廣計劃」。該計劃涵蓋鯨豚調查、目擊回報、志工訓練及教育推廣活動,並透過發送摺頁及網路宣導,鼓勵民衆積極參與回報機制。

縣府呼籲,如民衆在海邊或海上航行時目擊大翅鯨,請立即撥打回報專線0919-611759,提供鯨魚出現的位置等相關資訊,並事後使用手機掃描QR Code回報資料與影像。參與回報的民衆將有機會獲得海洋動物圖鑑及禮券(價值500至1,500元不等)等小禮物。縣府表示,每一次的回報都如同拼湊生態拼圖的一部分,有助於完整掌握大翅鯨的活動軌跡。

臺東縣政府指出,3月24日有民衆在長濱鄉八仙洞岸邊拍攝到大翅鯨躍身擊浪的畫面,消息一出,縣府農業處委託的研究人員於25日上午前往長濱進行陸上觀察,並於上午10點多在八仙洞南岸沙灘記錄到兩頭大翅鯨。這兩頭體型相仿的大翅鯨多次以胸鰭擊浪,隨後於下午3點半再度於堺橋休息區觀景臺被發現,並持續往南遊向三仙臺方向。

農業處進一步表示,除陸地觀測外,當日還收到3筆民衆回報的資料,經比對確認當日臺東海岸共出現兩小羣、共計4只大翅鯨。其中,領先南下的兩隻體型相仿,另兩隻則爲母鯨帶幼鯨的組合。這是今年首次紀錄大翅鯨蹤跡,也是近年來單日觀測到最多大翅鯨的一次。

爲持續監測大翅鯨生態,研究人員將於2月至5月的遷徙季節內,在天候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岸觀或搭船調查,以累積更多珍貴的生態資料。

由於大翅鯨屬珍稀物種,並被列爲瀕臨絕種動物,農業處特別呼籲海上船隻,如在航行時發現大翅鯨,應將航速降至10海浬以下,並儘量避開鯨魚遊行方向。此外,賞鯨活動也須遵守相關規範,船隻應與大翅鯨保持至少100公尺以上的安全距離,特別是母鯨與幼鯨同行時,禁止加速超越、包圍或穿越兩者之間,以確保鯨魚不受干擾,共同維護友善的海洋生態環境。

▲24日有民衆在長濱八仙洞岸邊拍攝到大翅鯨躍身擊浪。(圖/臺東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