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公教會館擬整修為公務員宿舍 議員籲兼顧青年與教師住宿需求

臺東縣政府長年自營的「公教會館」自去年4月停止營業後,歷經4次委外招商均未成功。縣府考量員工住宿需求,決定將公教會館整修爲公務員宿舍。記者尤聰光/攝影

臺東縣政府長年自營的「公教會館」自去年4月停止營業後,歷經4次委外招商均未成功。縣府考量員工住宿需求,決定將公教會館整修爲公務員宿舍,預計最快明年啓動相關計劃,不過此舉也引發外界關注與多方建議。

行政處長楊瑤華表示,公教會館共有88間客房,重新設計後將規畫單身房與有眷房約70間,目前已有約60位縣府員工登記排隊申請,且人數持續增加。整修計劃目前仍在徵求廠商估價中,完工後若仍有餘裕房間,將再研議是否開放作其他用途。

楊瑤華指出,有民衆與議員建議將部分房間比照社會住宅,開放給社會青年租用,但考量縣府內部住宿需求仍不足,短期內以滿足公務員爲優先。她強調,會館活化方向將以實際需求與財務可行性爲主。

位於臺東市黃金地段的公教會館,爲地上7層樓建築,設有餐廳、商務中心及88間客房,交通便利、鄰近觀光景點。縣府去年啓動招商計劃,至今4次流標,爲活化資產並解決公務宿舍不足問題,決定啓動整修轉型。

議員方賢仁指出,公教會館若能在規畫中納入更多社會面向,如提供短期住宿或多功能服務,將使公共資源運用更具彈性,也可迴應更多民衆需求。

議員黃治維則建議,若未來有剩餘房間,可考慮提供給外地來臺東任教的教師。他說,目前警消人員有備勤室、公務員有宿舍,但教師住宿條件相對弱勢,若能提供住宿,將有助於吸引優秀師資留任。

前立委劉櫂豪也呼籲,縣府可規畫一定比例轉型爲只租不賣的青年社會住宅,既能照顧公務人員,也可嘉惠一般民衆,展現臺東推動「宜居城市」的決心。他表示,若能兼顧青年居住正義與公務員福利,將更有助於留住人才、促進地方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