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縣府舉辦「成爲土地設計師」 小學生化身城市規劃師

▲臺東縣府「成爲土地設計師!」國土計劃營隊。(圖/記者楊晨東翻攝)

記者楊晨東/臺東報導

「臺東的未來該是什麼模樣?讓孩子來畫給你看!」臺東縣政府主辦的「成爲土地設計師!」國土計劃土地文化認識營隊,日前在國立臺東生活美學館登場,共有40位在地國小學童參與。營隊透過角色扮演、實作任務與團隊討論,帶領孩子展開爲期兩天的「城市規劃入門之旅」,讓抽象的國土計劃成爲具體可感的學習體驗。

首日活動中,副縣長王志輝特地到場,與學員親切互動。他詢問孩子們是否注意到臺東市的改變,學童們踊躍回答,提及YouBike站點、市圖書館新建工程、南京東路停車場及全民運動館等建設,甚至提出應加強行人空間、保留歷史街區的建議,展現敏銳的觀察力與公共思辨力。

此次營隊設計以「兒童友善、遊戲賦能、設計思考」三大策略爲核心,規劃循序漸進的學習歷程。活動首日從「土地性格卡」暖身開始,讓孩子化身森林公園、夜市攤商或醫院院長,在角色扮演中理解土地的多元樣貌;接着透過「土地配對賽」及「城市規劃實作」,學童在地圖上親手設計城市,發現日常生活空間背後隱藏的多重功能與限制。下午則挑戰「兩難情境卡」,讓孩子們在模擬決策中體驗理想與現實之間的抉擇。

第二日安排「國土小達人大地遊戲」作爲總複習,並輔以系統探索與觀察分析,幫助孩子統整學習內容。壓軸的成果發表環節中,各小組以簡報與繪圖呈現對臺東未來的想像與提案,內容涵蓋基礎設施、文化保存與公共空間設計,展現出小學生兼具創意與務實的城市藍圖。

臺東縣政府表示,本次營隊突破了「國土計劃太難、太遙遠」的刻板印象,透過遊戲化方式與在地案例,讓孩子能思考、討論甚至提出具體改變。縣府強調,國土教育不應只停留在成人層級,從小培養空間感與公共參與力,正是邁向永續與共好城市的重要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