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首尾黑鮪魚41萬拍出 船長獲20萬元獎金

▲捷安6號釣獲第一鮪奪20萬獎勵。(圖/記者楊漢聲翻攝)

記者楊漢聲/臺東報導

隨着黑鮪魚漁汛期展開,臺東縣政府今年首度推出「第一尾黑鮪魚獎勵活動」,爲當地漁業注入一股新活力。5日,臺東縣長饒慶鈴親自前往新港漁市場,主持黑鮪魚拍賣儀式,並頒發20萬元獎金給釣獲臺東今年第一尾黑鮪魚的「捷安6號」船長鄭國靜,象徵2025年黑鮪魚季正式啓動。

這項獎勵活動由臺東縣政府補助新港區漁會辦理,旨在激勵漁民積極投入黑鮪魚捕撈作業,同時提升新港漁港的能見度。縣府表示,透過設置獎金制度,希望帶動產地拍賣熱度、吸引更多媒體與消費者關注在地漁業,並藉此推廣臺東豐富的海洋資源與獨特的海洋文化。

第一尾黑鮪魚重約208公斤,由捷安6號漁船於5月2日在東經123度2分、北緯22度4分的海域釣獲。根據鄭國靜船長說法,黑鮪魚釣獲後即時通報並返航,併成功獲得縣府頒發的20萬元獎勵金。這尾黑鮪也於今日在新港漁會漁市場舉行拍賣,經多位承銷人競標後,由三和定置漁場董事長張富泉以每公斤1,980元、總價41萬1,840元拍得,創下當日拍賣最高價。

縣長饒慶鈴表示,推動「第一鮪」獎勵計劃,是縣府強化漁業發展政策的一環,未來也將持續結合各項活動與行銷策略,強化地方漁會功能與漁民參與意願。她也特別感謝地方民代與漁業代表,包括議員許進榮、漁會理事長蔡富榮、常務監事盧溪郎與總幹事陳俊銘等人的積極參與與支持。

根據臺東縣農業處指出,黑鮪魚屬於深海大型魚種,擁有極高的經濟與營養價值,每年4月至6月爲主要漁汛期。臺灣黑鮪魚捕撈須獲得漁業署核發的專屬許可,並受限於國際總量配額制度,2025年臺灣配額爲約2,200公噸。縣府也表示,會持續配合中央推動黑鮪魚資源的保育與永續利用,確保海洋資源得以世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