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 救援車奔花蓮 竟收檢舉驗車單

0923花蓮洪災重創光復,多處道路遭泥水掩埋、砂石淤積,臺灣極地救援聯盟動員逾200輛越野車協助救災,部分成員返家卻收到改裝檢舉單。(臺灣極地救援聯盟成員吳泰億提供/蔡旻妤臺東傳真)

0923花蓮洪災重創光復,多處道路遭泥水掩埋、砂石淤積,官方救援能量有限。民間單位臺灣極地救援聯盟第一時間便投入救災,協助特搜、特戰人員挺進前線,併成功運出包含罹難者「小沂姑爺」在內4具遺體,動員逾200輛四輪傳動車。然而,部分成員返家後卻收到監理站寄發的臨時檢驗通知,指車輛涉及改裝,引發挫折。

災區道路險惡,許多路段需涉水、跨越泥濘及砂石,一般車輛難以通行。聯盟車隊具備越野能力,成爲官方救援外的重要力量,車隊自9月23日起,日以繼夜接送人員抵達第一線,過程中還遭遇瓦斯外泄等危險,仍堅守崗位。

成員吳泰億指出,每個官方單位僅配備1至2輛專用車,數量遠不足以支應龐大需求,「如果讓特搜人員徒步涉泥,只會白白消耗體力。」因此,民間車輛成爲不可或缺的支援。

然而,部分成員返家後卻收到南投監理站寄發的臨時檢驗通知單,未載明舉發時間與地點,只要求驗車,讓車友灰心,甚至有人認爲「不要再派人上去」。

臺東車友直言,救援車輛的改裝並非炫耀,而是因應惡劣環境的必要升級,「一般車子高度、輪胎根本無法挺進災區」,呼籲政府應適度鬆綁規範。

吳泰億表示,自己從彰化南下花蓮,單趟車程高達9.5小時,且與隊友們24小時待命,只要接獲通知就立刻出發,他強調「我們被罰沒關係,但不能讓災民受苦」。

臺灣極地救援聯盟指出,即使面對罰單與質疑,仍會持續救災,但也盼政府理解,災區重建需要官方與民間攜手,才能真正減輕災民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