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長者拼貼出精采人生故事 民眾感動:都是一部電影

花蓮縣牛犁社區交流協會自2015年開始,奔走花東縱谷間,協助社區長者創作,透過拼布重現自己的生命故事,5年來拜訪超過70個社區、集結1500多幅作品

拼布主要以碎布拼貼方式,協助年齡橫跨50年歲月以上的社區長者表達自我,每一幅高彩度的貼布畫,不僅是碎布的集合,背後更隱藏着創作者的回憶,包括從媳婦熬成婆的漫長歲月,以及新住民跨海來到異鄉生活的文化交融故事。

爲預防及延緩長者失能,臺東縣社會處持續推動「高齡者懷舊創新提升計劃」,邀請專業講師辦理懷舊團體培訓課程,培力關懷據點及文健站照服員,接着回到站點帶領長輩創作貼布畫冊,回溯生命歷程,今年擴大辦理,共計邀請縣內30處站點共同參與,一起爲促進長者健康與傳承文化而努力。

以貼布畫分享生命歷程,從記憶中拼湊出臺東的故事與歷史,每一位長輩、每一本畫冊,都是在地的文化寶藏,臺東縣社會處推動「高齡者懷舊創新提升計劃」,帶領長輩製作屬於個人獨一無二的「長者生命貼布畫冊」。

縣府社會處長陳淑蘭表示,透過懷舊的貼布畫創作,讓長輩藉由藝術訴說生命故事,今年度計劃擴大辦理,邀請15處社區照顧關懷據點、15處部落文化健康站參與,由巡迴團隊下鄉陪伴指導,期許長輩們習得這項能力後也能持續創作,甚至回家後也能帶着孫子、孩子一起創作,成爲家庭的共同話題。

臺東縣自111年辦理高齡者懷舊方案,調度出長者的生命經驗、呈現地方的集體記憶,創作許多令人動容的藝術作品,期許在達成延緩失能效果的同時,也能重新建立自我價值與目標,此外,今年度課程規畫當中,特別融合長者健康整合式功能評估指標(ICOPE),以提供更全面的健康評估與照護策略。

在照服員引導下,文健站長輩以二手衣服的碎花布進行創作,先從腳印開始,讓老人家回憶出生地及走過的足跡,接着從手的意象,讓長輩透過拼貼的畫面訴說曾經從事過的勞動工作,然後擴及印象中最深刻的族羣、婚姻、文化、習俗,循序漸進,拼湊記憶中的部落故事,也可以讓長輩腦部、手關節達到運動效果。

臺東縣政府透過衛福部預防失智、延緩失能的認證課程, 培訓照服員拼貼布畫收集部落故事,後續將由照服員帶領長者創作個人作品,除了將故事製成創意格拍動畫,也將碎布貼畫變成當下最流行的桌上游戲牌卡,讓部落故事能聽、能看還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