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電董座曾文生透露 核三自我安檢需二年

核三重啓公投今(23)日登場,臺電董事長曾文生22日受訪時強調,不論公投結果爲何,臺電都會展開核三廠自我安檢,評估時間約1.5至2年,完成後送交核安會審查。他並指出,除核三外,核一、核二廠也將進行延役分析,屆時會向國人完整說明。

曾文生在「POP撞新聞」專訪中表示,核三是否重啓,最核心仍在安全檢查。全球都有既定的檢核程序,包括安全分析、老化管理與老化時間評估,臺灣《核管法》及其子法也有明文規範。最新修法更要求延役必須提出再運轉計劃,並新增兩項重點:輻射對環境的影響,以及地震危害分析。他強調,「安檢就是要把風險挑出來,再進行設備補強與更換,最後再交核安會審查。」

針對核一、核二狀況,曾文生說,核一室外幹貯場已取得運轉執照,燃料池部分燃料棒已陸續移出,預期在一定時間內可清空爐心;核二幹貯場仍在興建,預計明年開始放置燃料棒。至於核三,燃料池仍有空間,爐心已清空,較具備進入安檢的條件。

他坦言,核一部分設備已拆除,若要延役需評估是否裝回;核二則要等燃料棒全部移出後,才能判斷是否具備條件。總體而言,三座電廠的延役可能性與安檢狀況,都會整理成報告逐步向社會交代。

曾文生也提醒,延役重啓並非單純技術問題,最後仍要由核安會審查確認,而該機關的決定恐成爭議焦點。社會要求「安全無虞」勢必需投入龐大時間與經費,若經濟效益不足,不排除最後放棄延役。

至於時間表,他指出,核一當年延役安檢做了四年,核三因屬西屋機組,老化分析需與原廠合作,臺電內部推估若一切順利,最快一年半、最慢約二年可完成自我檢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