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低俗!全線下架
8月14日,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相繼發佈公告,處理微短劇《重返1990之首富人生》。
微博、抖音、快手等平臺
集體出手
微博管理員稱,近期,站方在專項治理工作中發現,微短劇《重返1990之首富人生》(《重返1990之霸道人生》)存在內容低俗、價值導向偏差問題。對此,站方依據《微博社區公約》等相關規定,對排查發現的發佈的該劇內容片段等違規內容予以清理。
抖音黑板報稱,微短劇《重返1990之首富人生》《重返1990之霸道人生》(曾改名“重回……”“重生……”等)等微短劇存在內容低俗,價值導向偏差等問題。平臺已將該劇下架,並排查清理相關視頻。
快手黑板報稱,近期,平臺開展2024年“清朗視聽”網絡微短劇專項治理行動,在巡查中發現微短劇《重返1990之首富人生》《重返1990之霸道人生》(曾改名“重回....”“重生.....”等)存在內容低俗,價值導向偏差等問題。平臺已全面下架該劇,並永久封禁賬號“看****場”。
此前,微信珊瑚安全也發佈公告,處理了多部違規短劇。
“野蠻生長” 亂象叢生
近年來,隨着豎屏時代的到來,微短劇發展迅速,相較於傳統劇集,微短劇看似單集體量不大,可觀衆一旦追劇“上癮”,後續動輒就是上百集的付費劇情,總體消費不可小覷。
微短劇“野蠻生長”的過程中,也暴露出內容魚龍混雜、質量良莠不齊、版權爭議頻發等問題。
在創作端,不少微短劇的創作團隊因專業性不足被吐槽爲“草臺班子”。演員小姜說:“微短劇拍攝週期短、成本低、變現快,從立項到上線也就幾周時間,很多劇本粗製濫造,團隊專業水平參差不齊。”
一些製作團隊“什麼題材能‘爆’就拍什麼”,使得短劇中充斥色情低俗、血腥暴力、三觀不正的內容。著名編劇、作家、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宋方金表示:“很多微短劇爲了博取流量,一味製造焦慮、煽動對立。”
越來越多行業人士披露,看似“日進斗金”的微短劇行業利益分配嚴重不均,投流取代創作成爲核心——靠大量投放“廣告”獲取流量,而不是靠優質內容“破圈”,陷入“以銀子換熱度,以熱度掙銀子”的模式。
有的短劇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就改編、翻拍,涉嫌違法。北京合川律師事務所律師蔣君表示,有些人利用自媒體賬號或濫用AI換臉技術,將沒有得到授權的微短劇作品重新剪輯或搬運到海外平臺牟利,這也涉及侵權。
在消費充值上,短劇也存在誘導付費、投訴無門等亂象。某些微短劇小程序上,網絡廣告宣稱“19.9元一次性看到爽”,但僅看到32集就被要求再充值。在某投訴平臺搜索“微短劇”,顯示83條投訴,其中54條投訴尚處於“待分配”狀態。
微短劇管理新規
實際上,對微短劇行業亂象的治理一直都在進行。
2022年11月,國家廣電總局組織開展了小程序類網絡微短劇專項整治工作,此後又提出了加快制定《網絡微短劇創作生產與內容審覈細則》等完善常態化管理機制的舉措;今年4月提出要進一步建立健全制度規範,營造微短劇高質量發展的環境;5月,國家廣電總局有關部門針對微短劇存在的收費高、不透明、誘導付費、維權困難等問題開展了專項治理。
今年6月1日,網絡微短劇管理新規定正式實施生效,新規要求對微短劇實行“分類分層審覈”。
所有的增量劇都要取得發行許可證或備案號,所有的存量劇必須獲得備案號,未經審覈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
平臺方面,抖音、快手、微信等平臺今年先後公佈了微短劇備案細則,加強規範管理。行業內部,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於5月份成立了微短劇專業委員會,呼籲行業自律發展。
新規落地後,在全國多個省市,針對微短劇的“網絡視聽節目備案系統”已經投入使用。一度被認爲是“造富神話”的短劇行業,已經過了草莽時代,在更規範的監管下,行業將迎來整合期。
乘着微短劇新規的東風,行業內掀起精品化創作、高質量發展的熱潮。越來越多精品微短劇涌現,正逐漸改變大衆對微短劇的既有印象。
來源:廣州日報、@微博管理員、抖音黑板報、快手黑板報、微信珊瑚安全、經濟日報、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