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強化全民防衛縱深遭批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3月25日報道據臺灣《聯合報》3月24日報道,爲因應“非常事變”或“戰時支援需要”,臺當局近日修正替代役“演訓召集”相關辦法,必要時酌增年限、次數與日數,對象不限退役8年內,退役逾9年替代役也納入,並刪除全年受“勤務召集”總日數60日的限制。

報道稱,賴清德上臺後,相關召集規定有重大變革,據臺當局3月17日公告修正的“替代役役男服役期滿後召集服勤實施辦法”,放寬召集年限、次數、日數。

報道稱,臺當局“全民國防體系”架構分四大部分,包括志願役軍人爲主的主戰部隊、義務役爲主的守備部隊、後備軍人爲主的後備系統,以及蔡英文時期調整“因應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之替代役配合方案”,2022年將替代役備役納入民防系統,平時訓練或演習時實施演訓召集,非常事變或戰時實施勤務召集。

報道稱,過去替代役演訓召集的對象爲退役後8年內人羣,每年以一次爲限,每次一日以內,修正後新增爲“必要時”由臺當局“視需要”酌增年限、次數、日數,對象也擴大到召集退役後9年以上至除役前的替代役備役役男,藉由接受民防專業訓練,擴大整體緊急救護及支援防衛量能。

臺當局統計,目前替代役總備役人數27萬餘人,去年召訓5萬餘人,今年原定擴大辦理,預計召訓7.2萬人,但因預算刪減下修至5萬人。此外,今年覈定招募的替代役共13650人。

臺當局表示,“必要時”是指因應全球氣候異常、國際情勢緊張、天然災害、支援輔助軍事勤務等,“視需要”則指非常事變或暫時,由臺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與“全民防衛動員體系”會商,或由召集機關報請臺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覈定。

報道稱,過去替代役勤務召集設有總天數限制,每次30日、必要時延長一次,全年總日數不得逾60日;修正後刪除全年總日數限制,並增列“必要時”由臺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酌增勤務召集日數。

報道稱,爲因應“非常事變”或“戰時動員人力”的急迫性,需用機關與地方政府申請勤務召集期限,從原先20日前縮短爲10日前,另外也修正地方政府召集總人數限制,從十分之一放寬爲二分之一,並刪除當次召集不逾5日的限制。

對於這項修正,國民黨籍民意代表陳玉珍說,請臺當局明白告訴民衆,制度改變是否因爲臺灣已要進入“備戰狀態”?臺立法機構民衆黨團副總召張啓楷也質疑,從傳出女性服役、高中生納入民防訓練到延長兵役,臺當局無限制補充兵力、擴充民防,對民生、經濟都會造成影響;他認爲,設法促成兩岸和平,纔是最佳解方。

報道稱,綠營民意代表則表示贊同,樂見臺當局強化“全民防衛縱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