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學號藏歧視文化?校友自曝被酸「洗學歷」釣出一票過來人
圖爲臺大校園。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陳正興攝影
時事評論員周偉航日前在Threads爆料,臺大學生在萬聖節穿上白色衣服扮成「盧秀燕」打鼓,遭批「有辱臺大」,令他感嘆「考進來拿到B開頭的學號再說」。身爲臺大校友的作家「小花媽」張慧慈也在臉書分享自身經歷,提到就讀臺大社會研究所碩士班期間,被同學知道學號是R開頭時曾被嗆「喔,洗學歷的啊!」,引發熱議。
小花媽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自己剛升上臺大社會所的時候,被朋友邀請前往參加一個辦在書店的聚會。正當大家開心聊天時,小花媽被一個同學問道「你學號什麼開頭?」,她回答「R99」。殊不知下一秒,那個同學便說「喔,洗學歷的啊!」,接着就變得比較少跟她聊天了。
聚會結束後,小花媽才從朋友口中得知,臺大大學部學生學號以「B」開頭,研究所學生則是「R」開頭,有些人很在意這件事情,認爲「B開頭」纔是根正苗紅的臺大人,而「R開頭」的是研究所才進來「洗學歷」的。朋友安慰小花媽,「你不要太在意,這種人有病」。
小花媽坦言,這樣的情況並非個案,「後面遇到蠻多人都是這樣的」,她也遇過有同學「回推4年想裝B開頭」,結果更加被人嘲笑和看不起。另外小花媽也發現,其他B開頭的同學也會看不起留在國內讀研究所的同學,「只能說歧視是一個迴圈,當你開始歧視他人時,也進入被歧視的隊伍了」。
貼文曝光後,有網友留言,「不知道『裝B』的典故是不是從臺大校園來的」、「十年前就有這種純血論」、「文人相輕,自古以然」、「從高中到研究所,誰還記得學號?爲什麼要拿這種事比高低?」。
有網友在留言區表示,「有沒有純血,上研究所都會變成R開頭,學號對應的是學籍,大學部跟研究所的學籍本來就不一樣」,小花媽則回答「但歧視鏈的人會直接說B,這樣彰顯自己」。
根據臺大教務處官網說明,臺大學號共九碼,第1碼英文字母代表身分類別,其中學士班爲B、碩士班爲R、博士班爲D;進修部、交換生、外籍生等則分別有不同字母代號,如E、T、A、C、S、Y、Z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