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明年將推PR值成績單
高教分數通膨、低淘汰率情況嚴重,爲此,臺大決定做出多項優化,包括調整校內分數登記系統,如果該門課學生最終獲得A+等第佔比超過三成,將由教師說明原因後才得送出成績;另也將於明年一月一日推出「PR值成績單」,提供更詳細的成績資訊。
根據臺大統計,九十九學年至一一二學年,學生成績取得A以上等第者,平均佔比從四成八增爲六成一,且漲幅來源爲A+。一一三學年略降,但A等第以上者,佔比仍近六成。
爲了抑制「成績通膨」情形,臺大在教師於系統內登記學生成績時,系統會計算該門課程A+等第比率,若A+比率明顯超過合理範圍,如達三成以上,就會請教師說明原因,輸入原因後才能送出成績。
臺大表示,預計明年一月一日,在既有成績單外,另行推出「PR值成績單」,其內容包含等第的PR值最大值與最小值。舉例而言,若某生在課程中取得A+,且PR範圍爲九十五至九十九,可看出A+位於班級內百分之前五、課程評分較嚴謹;若另一門課A+的PR值範圍爲廿至九十九,代表班上有八成學生都取得A+。
臺大認爲,PR值成績單能提供更詳細的資訊,突顯表現相對優秀的學生,也能協助未來僱主、研究所審查委員聚焦部分科目,做更精確的判斷。學生可根據需求申請。
對於臺大的成績優化措施,臺師大副教務長林坤誼認爲,起先也有大學嘗試召集各校一起實施緩解分數通膨策略,因依照國外經驗,只有單一學校改革很快會受挫,但多遭遇學生反彈,後來多決議先讓教師反思給分狀況,而非急着限制A+的佔比。
林坤誼也提到,過去因分數通膨學生多持有A+成績,導致獎學金連年超給,因此臺師大也改變書卷獎標準,開放個系自訂相關要求,如增列需國外比賽經驗、服務經驗等,讓書卷獎不再只看分數表現。
延伸閱讀